耒阳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08-09耒阳市农机局谭安生
■ 耒阳市农机局 谭安生
耒阳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 耒阳市农机局 谭安生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机耕、机插、机收、机械化植保以及机械化烘干等环节。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水稻生产“三弯腰”和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对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加速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
耒阳市是湖南省粮食生产大市,拥有耕地面积6万hm2(90.025万亩),其中农田4.5万hm2(67.6万亩),主要农作物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近几年来,耒阳市农机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经营集约化、产销一体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以创建“兴机富民”品牌为总抓手,不断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全市农业机械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92.09万kW、9.62万台。其中拖拉机3691台,收割机1350台,插秧机950台,耕整机17746台,粮食烘干机械20余台。植保、脱粒、耕作等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达5.3万台件。2016年机耕、机收、机插作业率分别为95%、90%和2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68%。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粮食生产机械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2 水稻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目前,耒阳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耕、机收等环节可以说基本普及,机耕、机收率均达到90%以上。而机插、机防、机烘作业普及率较低。机插2011年开始推广,且发展缓慢,2016年全市水稻机插率仅20%。机械化烘干机械全市保有量20余台,都是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购买。无人植保飞机刚开始推广使用,机插、机防、机烘环节已成为制约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2)机械化装备水平差。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不多,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低档次、低效率的粮食生产机械还在应用,农机使用能耗大、效益低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插秧机械、烘干机械和植保机械数量少,推广普及率不高。全市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虽然有950台,多数是步行式插秧机,高性能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只有100余台。植保机械以喷雾器、喷粉器为主,且大多为手动、半机械化。水稻烘干还是以人工自然晾晒为主,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购买的20余台烘干机,尽管已投入使用,但远远不能满足稻谷烘干的需要。
(3)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起步较晚,起始于2012年。2016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为58个,发展较为缓慢,其中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仅18个。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单家单户农机使用得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围绕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配套不足,零配件供应、用油供给、机具维修、信息服务等不到位,农村中出现机具坏了配件难、维修难现象,影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提升。
(4)农机作业能手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村中有体力、懂文化的劳动力逐渐被城市所吸引,农村主要务农劳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且大都以老人、妇女劳力为主,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现代化的农机具不会使用,也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出现了高素质的农机操作人员短缺的现象,限制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3 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目前,耒阳市水稻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是机插、机防、机烘干。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采取行政推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要将机插、机防、机烘干纳人政府绩效工作考核内容,明确任务,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二要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对购买插秧机、植保飞机、烘干机械的农户地方财政要拿出资金进行累加补贴,减轻农民购机压力,调动农户购买机插、机防、机烘干等机具的积极性,同时对机插、机防实行作业补贴,促使其快速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2)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政府整合,捆绑实施建设好适应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农机、国土、农经等部门联合,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发展规划,整合项目资源,统筹发力。农机部门要发挥农机购补资金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户的购机积极性。国土、农业、水利、农机、农业开发等部门要按照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完善好农田水利、机耕道、土地平整、下田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同农业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形成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技术体系,全力加速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3)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基础条件。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建议通过政府行文,村级进行土地调整,将不愿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和从事土地种植农户的土地调整到一起,外出务工农户愿意流转的土地和在家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农户的土地调整到一起,实现土地资源和技术要素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
(4)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和途径,大力宣传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扫除农民的思想障碍。利用农机培训学校,以粮食生产型的农业企业、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民为对象,开展水稻机械化技术培训,培育出更多的熟练掌握农机农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高、市场经营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步伐。
(5)培育扶持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在农村中,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在一定范围内是乡亲们的科学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政府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优惠,以他们为载体,正确引导他们成立合作组织、协会、公司,帮助他们形成推广和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同时鼓励在农村的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向农村散户推广“育、耕、插、割”包干服务模型,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利用租赁、承包等形式实行土地流转,使田亩成片,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5)以“共享”为落点,不断体现目标与归宿。“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说到底农业机械化工作,必须瞄准“共享”这个落点,让广大村民群众从中公平享有“获得感”。要反映共同心声。在深入村民群众、深入调研基础上,摸准实情、把准心声,以确保农机化工作抓得住重点、切得中要害。否则不仅不能解决村民群众共同关切的问题,有时还会造成人、财、物力的浪费,久而久之会影响农机在村民群众中的形象。要维护根本利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生产、购机补贴、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有效维护和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