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60例
2017-08-09王美华徐瑾妍
王美华 徐瑾妍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新药临床
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60例
王美华 徐瑾妍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脑心通胶囊 后循环缺血眩晕 临床观察
为探究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效果,本院以12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为对象,分别予脑心通胶囊与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3~79岁,平均64.2±0.63岁。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1~75岁,平均63.1±0.9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0.1g,每日1次;30ml丹红注射液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疗程(10d),以5d为间隔时间,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另予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口服,年龄≥65岁者剂量以5mg为标准,年龄<65岁者剂量以10mg为标准,晚上服用,每日1次,连续给药2个月。研究组则予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口服,3次/d,每次3粒,连续用药2个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眩晕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期间未复发;显效:眩晕程度呈下降趋势,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持续时间变短,治疗期间总发作次数减少率>50%;有效:眩晕程度得到改善,持续时间呈缩短趋势,总发作次数减少率50%~8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有加重倾向。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60 60血浆黏度(mPa/s)治疗前2.2±0.7 2.1±0.5治疗后1.5±0.4∆1.9±0.3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3.1±0.9 3.2±0.7治疗后2.5±0.3∆3.1±0.4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0.42±0.09 0.41±0.05治疗后0.61±0.04∆0.47±0.09
3.4 不良反应情况: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4 体会
后循环缺血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该病的病机。虚为气血、阴阳之虚,实则为风、火、痰、瘀之实。基于反复发作的前提条件下,久而久之,形成瘀滞,阻塞经脉,对清阳上升造成阻碍,诱发眩晕。脑心通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芪、地龙、赤芍、水蛭、川芎、牛膝、桂枝等,其中黄芪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消除自由基作用;水蛭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脑心通胶囊不仅可益气活血,而且可健脾化痰,达到化瘀通络的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1]。
[1]陆群瑛.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416.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