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2017-08-08娄树高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约数笔算两位数

娄树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121-01

课堂提问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提问能集中学生注意,能引起学生回忆起相关知识,能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能检查学生学习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起到上述作用的。课堂提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仅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反而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艺术的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问要准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的问题一是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或主要矛盾,把问准确地设在关键处或节骨眼上,才能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要想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突破难点:理解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末位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就提个“它们的积表示多少?”这个问,学生很快就会知道是多少个十,所以它们乘得的積的末位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二设问的用词要准确、简洁、具体,使学生一听就明白你在问什么,切忌烦琐冗长和含糊不清。三是把握学生实际要准确,以便使提问的深浅适合学生程度,一定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提问要由浅入深。

二、提问要灵活

教师课堂所提问题,既应有记忆性问题,更应有思考性问题。前者有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及为学习新知垫底的作用,后者则为了掌握新知识;前者属于记忆提取,后者则具有启发思维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否艺术灵活,效果也随之而异。如果教师老是不费气力地向学生提记忆性问题,那样会阻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反之,教师只提思考性问题,这虽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但却会影响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两类问题都应该问,至于具体问什么,则应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灵活加以掌握,不能一成不变。例如教学“一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的笔算时,教师设计这样两个问:怎样才能对齐位呢?为什么?只要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就能够迅速准确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了。至于提问的方式,既可面向全班,也可针对部份;既可一问,也可连问;既可口头,也可书面,总之也应有灵活性。

三、要善于引导

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善于进行启发诱导上。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问题有的会答,有的答不出来或答得不好,这时教师不宜性急,应针对学生思路,从不同侧面提出辅助性问题,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沿正确思路探求,自己做出结论。这样不仅可使学生茅塞顿开,还能产生智慧的愉快感受,这对于激励学生学习大有好处。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效应值得重视,对回答有创见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对差生应爱护其积极性,坚持正面引导,多肯定优点,以激励思考和学习,切忌讽刺挖苦学生,窒息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记有一次我去听一个同事的一节课,是讲求约数和倍数的方法。那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得十分巧妙,气氛也非常活跃。其中有这样一个练习设计:他发给全班50个同学每人一张数字卡片,从1到50,让是2、3、5的倍数的,50的约数、30的约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高潮。结束时有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手,老师问“你们两位同学怎么了?”“我们一次都没有站起来呀!”原来他们拿的是17和31这两张卡片,哦,原来那个教师把17、31这两个数给忽略了,所以他们就没有机会站起来,很着急就举起了手,这个老师处理很机智,就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都说“不知道”,这个老师就说“他们两个拿的数呀!可了不起,是你们以后要学习的质数哦!你们在学习那个知识时可得认真,才能够明白哦”。这个案例说明一个问题:一个小失误,教师浪费了一次孕伏新知识的契机,一些学生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却不经意中放弃了一些学生。但是你如果能够把握机会通过提问就能够“化险为夷”。

猜你喜欢

约数笔算两位数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约数词语,不简单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巧算两位数加法
口算 笔算 估算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最强大脑
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