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亲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017-08-08杜德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亲子玩具游戏

杜德莉

摘 要 中国有句断言“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知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本文旨在通过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在这种环境下,搞好亲子关系,做好亲子沟通,经常玩亲子游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达到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孩子的目标。

关键词 亲子活动 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11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2.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进修,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有的甚至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亲情变得有些淡漠了。

在《各种各样的球》这个主题中,我举行了一次亲子活动《自制各种各样的球》。在组织活动时,我也不例外地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能参加,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时还是有几位家长无法参加。怎么办呢?总不能让这几位幼儿退出活动。想来想去,我决定请他们旁边的家长帮忙指导。活动开始了,幼儿都能很高兴的参与活动。我发现那些需要指导两位幼儿的家长(如牛牛的爸爸、然然的妈妈)在指导幼儿完成作品时真正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活动中我还发现了三位家长的指导方法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一个是耿旭的爸爸。在活动中,耿旭制作球时不是一下子把方法教给他,而是先引导他想:“这里有许多材料,纸、皮、布、气球、铁丝等,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制作。”等耿旭选好材料,说出想做什么球时,才开始指导他操作。最后,又再次启发他剩下的材料可以怎样制作。就这样,在他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完成了各种各样的球。其余的两位家长,他们两位在指导方法上也是以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为主。而大部分的家长在指导方法上是如何进行的呢?我发现朱凯旋的妈妈在指导方法上可以说基本上代替凯旋完成球的制作,而凯旋则在一旁看着她妈妈制作小汽车。另外只要是妈妈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他们的作品也基本上由妈妈包办了。

看来,教师在组织亲子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家长的差异。我们应当提倡男性家长的做法:以指导为主,引导幼儿完成作品。所以在组织亲子活动时,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有关让幼儿掌握技能技巧的教学亲子活动,我们提倡由爸爸来参加;

第二,根據活动的内容,邀请少部分的家长参加,让他们一个人同时去指导几位幼儿。这样能减少家长代替或包办完成任务的现象,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第三,在活动后,应及时组织家长讨论:在本次活动中自己是如何指导幼儿的?在讨论中发现其中的好办法,引导大家一起学习,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大地发挥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在开展亲子游戏时,家长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赖,玩具要放回原来的地方,玩完了要自己收拾玩具,物归原处;安排合理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忘了吃饭和睡觉。

2.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如三四岁的孩子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并注意卫生安全,物美价廉。有助于帮助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懂得珍惜。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有助于发挥孩子的智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玩游戏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游戏,也要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和交往,培养孩子玩游戏的独立能力、兴趣和交往能力,也可以玩需要合作性的游戏,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4.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要尊重孩子,应民主,平等对待孩子,体罚,溺爱或把孩子当玩具来逗乐都是不妥的。要民主,平等对待孩子,家长才可能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这样才会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兴趣。

5.家长应该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不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不要处处包办,孩子是游戏的主人,应该让孩子充分发挥其独立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中平.亲子游戏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尹芳.国外亲子游戏研究的文献综述[J],教育导刊,2006,(9).

[3]李兰生.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亲子玩具游戏
爆笑游戏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