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实际问题教学能力的几点看法

2017-08-08李文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际问题引导能力

李文平

摘 要 实际问题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实际问题 引导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78-01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实现两个“转化”:一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二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把纯数学问题转化到实际问题中。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现就提高实际问题教学能力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效信息,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从图表、对话、文字中收集有效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到中高年级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核心、有效的信息。教师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整理核心有效的信息。通过引导学生从图表、对话、文字中找到有效信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获取有效信息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关键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或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关键句分析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关注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抓数量关系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本质。它为小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指出方向,提供基本方法,形成一种策略,是一种有数学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综合法、分析法,画图,枚举、假设,列表、转化等。教学中通常运用“分析法”“综合法”来解决。分析法侧重从问题出发,可分为:收集数学信息、解读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解决这个数学问题需要哪两个数学信息?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数学信息有什么联系?找出数量关系……以此类推,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综合法步骤可分为:收集数学信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解读数学信息、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引导学生分析哪两个数学信息有联系,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的联系,找到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一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和四则运算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的,教学策略是在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四则运算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源于经验认知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意义的本质,构建数学模型,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应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提升,从运算意义的角度分析普遍的数量关系。教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对解题过程能够进行完整回顾的意识等,为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好基础。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仍然是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以综合法和分析法为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中间问题”,教学难点也正在于此。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对相关内容的生长点,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显然,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步计算问题的综合,因此,对一步计算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两步计算實际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整理信息不是罗列条件和问题,还要发现条件之间的联系,研究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能从中再生出新的、有用的信息。

猜你喜欢

实际问题引导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