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8-08王颖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三角形语言数学

王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63-02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设计并实践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重要和有趣的,知道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那么如让孩子爱上数学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么做的:

一、精彩开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就要十分重视开课。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往往与是否有一个好的开头密切相关。每堂课的开头语一定要自然,新奇。最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中巧妙地提出问题,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思维,进入课题,比如: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课,要求学生要根据路线图描述路线,可以这样开课,老师得到了一份神秘的藏宝图,谁能叙述出这份藏宝图的内容,这藏宝图就归他了。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與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热情也被点燃。因此,每节课的开课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二、讲授得当

1.投其所好。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喜好,在课堂中巧妙穿插,用以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记忆深刻。

2.化繁为简。在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学生比较难接受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只会使课堂更枯燥,可以用生活中的浅显的例子做解释。比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说:“如果三角形是所有的男孩子,那么等腰三角形就是男孩子里面比较漂亮的,而等边三角形就是最漂亮,最帅的那一个,看看,我班上谁是等边三角形。”

3.小组讨论。当那一节课所教授的内容较难、又适合探讨时,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四人为一组,选出其中一人当小组长,当他完成或已掌握所学的内容时,可以辅导一下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减轻教师的负担,并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还可以适当缓和一下课堂气氛,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寓练于乐,注意练习设计的趣味性

练习是一种数学活动,要体现“做”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要培养做题的“机器。”因此,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形式求新——引起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新异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推动他们观察、思考。教学中可采用个人练习,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亦可采用小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还可全班练习交流,使学生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2.练习内容求活——保持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习题应尽可能地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儿歌、探险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教学开放,课堂开放,思维开放。

3.练习题材求近——提高兴趣。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应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在二年级《分米和厘米的认识》的教学中,设计了以日记形式练习,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先让学生利用知识独立思考,日记的问题使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再集体交流发现的问题,并改正过来。

四、用语言感染学生

借助于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实践中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语言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语言,反复思考教学中要讲的每一句话,绝不能草率从事,讲定理时要措词恰当,不能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其次要把握语言的节奏感。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教学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相反,平淡无味的教学语言则会使学生昏昏入睡。曾听过有学生私底下说:“不是我要睡觉,而是老师不停的在讲台上唱催眠曲,不由自主就睡着了呀!”因而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数学教学语言的节奏,特别是下午的课,教师的声音就更加需要感染力。

五、表扬与批评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与爱,我们是被派到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即使批评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唉!如果你上课不说闲话,学习该多好呀!”“如果考试时认真点,这个小错误一定可以避免的,不就及格了?真可惜!”让孩子觉得老师也在为他的小错误难过,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责。总的说来,只要让孩子觉得你喜欢他,他自然就喜欢你,才会喜欢上你的数学课。建立民主和谐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六、充分利用教材,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但是有些因素是不明显的。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情感教育上也得到同步发展。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数数字,感受一秒钟、一分钟有多长,再提问学生:一分钟的时间,你能干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我能背下一个单词,有的说,我能跳绳100下,我能做十道数学题……同学们个个想回答,情绪高涨。这时教师再启发大家:我们都觉得一分钟是很短的时间,可我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却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看来这一分钟也是不能浪费的,让我们珍惜时间,从这一分钟开始。就这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认知教学,还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寓教育于知识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三角形语言数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画一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