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我们如何走进你

2017-08-08张成林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培养能力学习方法

张成林

摘 要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老师并不真正明白自主的含义所在,学生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进行自主学习。我要在此谈谈我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角色转换 培养能力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11-01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具有能动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亦或其他人或参考的任何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朗诵或默读,或浏览或细读都可以。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有人说语文课最好是“自助餐”,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一、角色转换,实现自主学习的可能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人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学生自主阅读中,教师必须坚决进行角色转换,要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传授者”“主讲者”的角色,转换为“教学过程设计员”“指导员”“评论员”“主持人”“咨询者”和“顾问”等角色。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由过去单一对知识的系统讲解、检查转到想方設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钻研、独立思考、自主表达,交流、获取上来,转到“激发动力、提示方法、典型示范、解疑答难、评价总结”上来。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功能应具体体现在:(一)组织教学;(二)激发动力;(三)提示目标;(四)引导方法;(五)点拨重点;(六)纠正错误;(七)总结规律;(八)评价效果。只有这样,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有可能实现。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是以学生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有力求掌握知识的欲望,感官清晰,思维深刻,想象活跃,记忆牢固,情绪愉快,能够最佳接受学习信息。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更好地得到弘扬。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兴趣,借助灵活的教法及评价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把阅读方法的精髓,变成学生实践操作的行为步骤,使学生按阅读程序一步一步地去自主阅读。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程序:(1)自读课文有关句段,画出要解释的字词;(2)查阅工具书、参考书,弄清要解释的字、词的主要意思;(3)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用自己的话讲出字、词的主要意思;(4)在课文恰当的地方,把字、词意思批注出来;(5)与同学、老师交流,看看自己对字、词的理解是否正确;

四、充分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能动的自主组织过程,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出学习习惯要求,进行必要的学习常规训练,正面引导,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如:读书就要养成动笔在书上批注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符号有“──”(直线标明重要内容)“”(波浪线表示中心内容)“……”(着重点表示关键性字句)“?”(问号表示有疑问的地方)“!”(感叹号表示惊讶赞叹的地方)“△”(三角号表示理解的几个观点)。

总之,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教学中要给学生发问的权利、读书的权利、想象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发现学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有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建福.基础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培养能力学习方法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