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半家长没成为孩子的微信好友

2017-08-0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好友社交微信

2016年9月25日,由广州市少年宫牵头,联合全国18个主要城市的青少年宫历时一年,对2万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调研分析而成的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正式出炉。报告指出,过半家长没成为孩子的“数字化朋友”,其中44.7%的家长没有在孩子的QQ好友列表上,55.8%的家长没有成为孩子的微信好友,62.9%的家长没有在微博上和孩子互相关注。

对此,有人指出,在QQ、微信等通讯交流愈发频繁的今天,父母应主动打开大门,跨过“数字鸿沟”,与孩子成为“数字化朋友”。不过,也有人对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认为父母不加孩子微信,一来可以避免价值观冲突,二来可以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私密花园”。

多维解读

“孩子不加父母微信”是数字鸿沟的延续

3~14 岁儿童的家长,基本上都是“70 后”“80 后”。而“孩子不加父母微信”现象的背后,首先是父母的心态问题。“70 后”“80 后”对于自己子女拥抱数字时代是有所保留的,这种观念源于上一代父母对于自己教育的遗存。老一辈父母认为网络和电脑代表着玩物丧志,是对学习本位观的冲击,这种声音和镜照,“70 后”“80 后”们肯定不会陌生。当自己也面临着对下一代实施教育的时候,长辈的经验难免会被拿出来,并將此灌输给自己的子女。

其次,是父母和孩子的信息不对称。网络媒介加快了儿童融入社会的进程,但父母却还在后知后觉,误以为拿着手机的孩子只是在玩“连连看”“对对碰”,殊不知孩子已经有了微信朋友圈、QQ 空间乃至微博粉丝。虽然是过来人,但年轻的父母总会忽略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后果则是陪伴孩子在数字时代成长的权利就这样旁落了。

当我们还在考虑“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的时候,子女却连微信好友都没加我们。父母没能成为孩子们的数字榜样和网络伴侣,这里或许有情感、技术和认知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也要看到,儿童阶段正是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极度匮乏的时期。儿童辨识力不高、自制力欠缺,在网络世界容易“走失”。这个时候,“山不过来我过去”,主动跨越和孩子之间的“数字鸿沟”,应当是年轻父母的必做功课。

父母不主动加孩子微信可以理解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3~14岁这代孩子的父母多是属于“70 后”“80 后”一代,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经济脱胎换骨的过渡时期,此后许多新兴的观念和事物传进国内,对国内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这就造成了父母与孩子的社会认知并不相同,孩子认同的东西家长可能并不认同。而微信作为一个私人的网络空间,有着属于孩子的独有兴趣取向。从避免价值观冲突层面来看,家长不主动加孩子微信,实属正常现象。

而从儿童天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童年天真无邪的时期,他们喜欢保有自己的小秘密,微信则充当了这么一个载体。孩子们可以在微信空间里无拘无束地与好朋友交流,也同样可以发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旦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就会给孩子一种压迫感,造成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此外,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该不该看孩子日记”是前一段时间的热点,父母们纷纷参与讨论,最后大家趋于认同:强行查看孩子的日记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不利于孩子感情的正常表达。微信空间对于儿童来说也同样是属于自己的“日记本”。社会的认同会让他们觉得,日记不能看,那么微信朋友圈也同样不能看。因此,父母不加孩子微信,客观来说,也让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密花园”。

时评佳作

孩子和家长要做微信好友,更要做现实中的朋友

文/毛开来

在2016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调研报告指出,有44.7%的家长没有在孩子的QQ好友列表上,55.8%的家长不是孩子的微信好友,62.9%的家长没有在微博上和孩子互相关注。

当下是自媒体时代,无论孩子还是成人,上QQ、聊微信、发微博都非常正常。然而,过半孩子不加父母微信,实在令人叹息。

添加微信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既然有超过五成的父母没加孩子的微信,也就相应说明有超过五成的孩子没能添加父母的微信。少年儿童时代是人生成长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从咿呀学语到少年初长成,其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父母悉心教育与严厉监管的过程。无此过程,孩子难以健康成长,更难以实现“长大后我就成了您”的人生追求。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本是互相了解、加强交流、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孩子做错了事情,有时不好当面给父亲道歉,那就在微信上解释一下,这不是很好吗?同样,家长批评孩子过火,有时不好当面给孩子认错,那就在微信上说明一下,这不也很好吗?如果孩子和父母没有成为微信好友,那就缺少了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如果双方都不愿面对面交流,那就只能把矛盾和隔阂憋在心里,多难受啊!

无论从孩子还是家长的微信朋友圈里,往往都可以看出对方的心情、兴趣、爱好以及最近正在关注哪些事情等。也就是说,对方所发布的内容,是观察了解对方的一个窗口。如果孩子和父母没有成为微信好友,那么双方就缺少了一个了解对方的窗口——家长不懂孩子的心思,教育孩子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孩子对家长的所思所想不了解,也很难在家做个好孩子、乖孩子。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可以互相监督。比如,孩子关注的内容有问题或不健康,家长可以及时帮助和提醒;同样,家长关注的事情有问题,孩子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还可以互相学习。孩子发的微信内容,一般充满童真和想象;家长发的微信内容,大多显得成熟理性。如果孩子不断向家长学习,定会变得心智成熟;家长不断向孩子学习,定会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好处很多,过半孩子不加父母微信应该引起高度警惕。第一,父母可以主动加孩子为微信好友;第二,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应该了解原因,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意愿。当然最关键的是,孩子和家长不仅要成为微信上的好友,更要成为现实中的朋友。

——摘自“红网”

点 评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互动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针对当前半数孩子并没有与父母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建立联系的事实,本文作者站在儿童成长的角度,从网络社交平台的功能性、有效性、公开性等方面,指出父母与孩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建立联系的必要性,论证丰富、说理客观。父母与孩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既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互相监督,其中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作者认为,当前的亲子网络社交现状,确实应该引起每一个人深思与警惕,而最关键的是,孩子和家长不仅要成为网络好友,更要成为现实中的朋友。全文观点鲜明,鞭辟入里,是一篇颇具教育意义的时评佳作。

猜你喜欢

好友社交微信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属羊
微信
微信
微信
雪花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