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创新与发展

2017-08-08刘利人张冉然

新闻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技术革新内容为王媒介融合

刘利人+张冉然

【摘 要】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广播业正在承受着冲击。广播媒体应跟上时代步伐,以技术革新为手段,精准定位为依托,内容建设为根本,在媒体融合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

【关键词】技术革新;内容为王;精准定位;媒介融合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受到冲击

广播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之一,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媒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广播业在受到电视行业冲击时果断选择了“珠江模式”,创建系列台,将节目分为板块,以直播的方式出现在听众面前,采取听众热线等方式促进和听众间的双向交流,使广播业重新焕发出生机。而如今,广播正在接受着新一轮的挑战。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媒体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无法抵住冲击,因为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尤其是在有突发事件时,新媒体通常能作出迅速反应,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资讯;而在互动性方面,新媒体也更加便捷,只需要动动手指,不仅可以和传播者双向交流,还可以在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之间实现多边实时的互动,并且比起新媒体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多形式的丰富传播,只能通过声音呈现的广播就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现在,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得广播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

广播相对于电视,虽然没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但却是最贴近受众的,并且电台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相较于电视可以更快对市场作出反应,许多电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的改版,根据市场和听众的反馈对节目进行调整,这是电视媒体很难做到的。在成本方面,广播比纸媒要低,受众接受起来更加便宜、便捷,所以广播的市场潜力还很大,通过摸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能够如当年的“珠江模式”般走出新路。

二、广播的创新之路——技术革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也正是有着先进科技做基底,新媒体才得以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迅速融入人们生活。而广播对新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使之更加亲民便捷。广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广播技术发展史,从调幅到调频,广播从少数人的专业化使用到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步都伴随着技术的变革。

(一)成熟的数字化播控系统

广播在制作、播出等方面,都要逐渐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跟上广播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不仅仅立足于眼前的数字广播、网络广播提高技术,更应该为开展视频广播等新形态的业务构建成熟的数字化播控系统。全时空直播技术今年在安徽得到了首次应用。五一期间,安徽交通广播采用新技术,全力打造五一全媒体路况全时全能发布,无人机实时巡航,中国首次720度VR全景触摸路况,多路主播记者LTE直播,并在安徽交通广播官方微信全程直播,在为五一出行的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虽然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尝试,但对广播发展十分重要,意味着广播正在积极和新技术融合,寻找自己更多的可能。

(二)广播对新媒体的利用

新媒体技术促使了网络广播的产生,广播开始通过一些如蜻蜓FM、喜马拉雅等网络平台为听众提供服务。与传统的广播相比,网络广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直播和录播为“点播”,让受众不局限于节目播出的时间,不再受制于广播传播的范围,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收听节目。许多电台节目会选择把网络当作第二播出平台,将节目传上网络平台供受众选择,除此之外,网络广播还新兴办许多“自媒体”,其中不乏有许多精品。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千里共良宵》节目主持人青音在网络上开启的新节目《听青音》就颇受好评,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这种极具个人特色的广播往往拥有大量的点击率和忠实支持者,开辟了新的极具潜力的广播方式。

三、广播的创新之路——精准定位

随着每一次科技革命,广播总是不断转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如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精准的定位显得更加重要。广播的自我定位不是统一的,更不是闭门造车空想而来,它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抓住市场机遇,结合自身的长处,发挥自身专业性,做成观众心中的首选品牌。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的汽车总量突破一亿辆,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每百万户居民的汽车保有量达到20万以上,则代表进入汽车社会,就在这一年,中国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广播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正在步入汽车时代,汽车密闭的空间以及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的一定专注力使得广播成为汽车用户的首选媒介,而如今的汽车用户普遍有着年轻化、消费能力较强的特点。这也使得汽车用户成为了广播媒体从业者眼中炙手可热的大客户。

在对广播类型的选择中,汽车用户首选的是交通广播,早期的城市交通广播主要是为提供交通资讯,缓解道路拥堵而产生的,并且主要用户人群定位在出租车司机群体,如今随着汽车用户群体不断的壮大,服务人群已经扩大到所有的城市有车一族,提供的也不仅仅是道路交通情况,而是发展成为以路况信息、汽车保养知识为主,辅以新闻资讯、汽车音乐等等多样信息。并且交通广播的特性已经衍生到城市广播的各个频率,围绕着汽车服务的广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化。

2016年,安徽广播电台整合推出了“安徽1065私家车频道”,专门为私家车用户服务,推出的节目除了传统的新闻资讯,路况信息,还有很多针对爱车一族的汽车保养、安全知识,在线下更是组织开展周末的自驾游,以及家庭亲子夏令营等等衍生活动,360度立体全方位的专为城市有车一族服务,虽然目标人群由“广”变“窄”,但是服务却更全面。对于这种情况,有人甚至提出现在城市广播的竞争可以看做是车轮子的竞争,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时代的到来给了21世纪的广播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广播的创新之路——内容为王

现代社会相较于从前,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留给各种媒介的时间本来就有所縮短,再加上如今人们可以选择的媒介有很多,手机、电脑、电视、报纸等媒介让人眼花缭乱,人们留给广播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广播以怎样的内容脱颖而出、抓住观众耳朵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媒体时代,广播要牢固树立起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无论受众使用何种方式来接收信息,人们对于媒体的要求是接收到真实有效,有见解、有灵魂的资讯信息。除此之外,人们对于媒介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分众性,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广播节目的取向越来越趋于不同。例如广播受众的中坚力量有车一族,他们对广播信息的需求大,并且消费能力比较强,对于他们比较有吸引力的节目形式是以路况信息、汽车保养知识为主,辅以新闻资讯、汽车音乐。而深夜的收听人群则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他们比较青睐的则是音乐、谈话节目等类型。在新媒体时代,广播不仅要在技术终端方面寻求突破,更要迎合受众的获取习惯和需求。只有那些内容鲜明,制作精良,生动特别的广播节目才能够在多种媒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赢得听众。

五、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的未来发展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近几年流行的词汇已深入到传媒业的各个领域。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发展空间;国家的一系列有利政策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业界的多种尝试成为媒介融合实战的演练场。广播媒体也不甘示弱,希望在媒介融合掀起的狂潮中顺势前行,开辟自己的航道,这可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给广播人带来深深的忧虑,但是在人类的传播史上,每一次新的传播媒介出现时,必然会出现一场深刻的技术革新,网络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广播兴盛的时候,有人说它会取代报纸;在电视行业迅速融入人们生活时,有人预言广播会销声匿迹;而现在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又有人担心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会不会终究被网络取代,而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一家广播是否存在持续的生命力,并不取决于新媒体给它带来的压力,而是取决于自身能否在多变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音频媒体的优势,并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广播只有跟上用户的步伐,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以及使用习惯,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时,以积极创新的心态去迎接它,不断地适应和改进,才能在新媒体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仲富兰.新媒体时代广播内容的建设[J].中国广播,2009(04).

[2]郑颖.从中国之声的改革实践看广播新闻如何突围[J].中国广播,2009(07).

[3] 徐高徽.浅析汽车时代城市广播的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2014(06).

[4] 杨凌.中国广播技术的演变及发展研究[J].新闻传播,2014(09).

[5]申启武.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内容创新[J].视听界,2013(02).

(作者單位:肥东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技术革新内容为王媒介融合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当代定格动画的技术革新和真实性研究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突出优势降成本,技术革新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