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音希声

2017-08-08王丽

新闻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表达技巧画面感播音主持

王丽

【摘 要】结合作者多年的主持经历和经验教训,文章总结了播音主持在实时表达中的一些技巧,分为画面感的渲染和对细节的把握两大类,对于播音主持工作同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播音主持;表达技巧;画面感;细节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最美的声音就是好像没有声音”。当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是老子追求自然的思想表达,用“大音希声”并非主张用“无声之音”来代替播音主持工作,相反,这里是借用老子的思想来表达笔者对播音工作的境界追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主持经历和经验教训,总结凝练出播音主持在实时表达中的一些关键表达技巧。

一、画面感的渲染

不同于影視、剧场、舞台等,广播媒体的特征限制了它的表达形式。作为没有实时画面表现而仅有语音传播的广播媒体,播音主持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画面感的渲染。我们知道,电视等媒体比广播“讨巧”的地方在于其音画同步,观众不需要任何想象就可以直接欣赏。从这个角度看来,广播是“吃亏”的,因为受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因此对于播音主持来说,在其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他/她的语音除了传播文字内容外,对于表达内容的画面感的渲染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受众只能根据播音主持的语音信息来想象(即大脑里构造相应的画面特征),其想象的内容通常具有美化作用,从而比真实的情形更加美好——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广播的隐形优势之一。可见,一个好的播音主持,需要出色的根据需要播出的内容为受众营造相应的画面感,从而为他们带来美好的听觉体验。如果套用“大音希声”的说法,那么画面感的渲染和营造当属于“大音入画”了。要营造生动的画面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代入”式表达。所谓“代入”,就是播音主持首先需要将自己代入某场景中,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意思。很多人都知道,费玉清在演唱《一剪梅》的时候喜欢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唱得非常动情,也很容易打动观众。有人就问费玉清,说抬头仰望就是你声音感人的秘诀吗?费玉清解释说,其实我是在想象梅花在大雪纷飞中傲然开放的场景,这样更容易代入画面,有助于我的发挥。道理是相通的,如果播音主持根据需要表达的内容,先自己想象一个画面,然后以此画面为依托,再辅以感情丰富的语音,肯定比干涩的“朗诵”更易打动听众。

其次,“诱导”式表达。这里的“诱导”,是指以适当的导引方式进行的语言渲染,使得要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说过这样一段话:

和人说起怎么让语言生动起来,很重要的技巧就是让语言有画面感。举个例子。“今天狂风大作”是句常见的话,而“今天狂风大作,风沙使能见度下降到了20米,大白天汽车都开着大灯”就开始有画面感了。“今天狂风大作,路上看见人追着自己假发满地跑。”就很生动了。

上述这段话可以看作是“诱导”式表达的生动注解。

最后,镜头式语言的运用。经常看电视剧或电影的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某场景中处于一前一后位置的两个人在谈话,当某个人说话时,镜头便对该人对焦,使得其清晰,而另外那个听者则变得模糊;到了对方发言时,他由模糊转为清晰,而先前的说话者转为模糊。这就是一种镜头语言,突出了说话者的神态和表情。对于播音工作而言,虽然没有画面,但镜头语音的运用其实更能增强画面感。例如对于某个景点的描述,我们就可以借用镜头式语言由远到近(广角到长焦)、镜头逐渐拉近来描述,最后再来个特写(特写这个词本身就源于拍摄)。事实上,这种形式的表述不仅会让受众感觉活灵活现,而且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动态的想象空间。对于镜头式语言的培养,笔者的经验是,买个数码单反相机,多拍一点照片和视频,体验不同焦段、光圈对于画面的不同刻画。拍多了,自然就会对镜头语言有更深的理解,这非常有助于画面感的渲染。

二、注重对细节的把握

西方有句谚语,叫“细节成就完美,但完美再非细节”。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完美是由细节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另一方面,完美不仅仅是细节,还包含其它更为宏观的东西。这句话用到播音主持的工作上来,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细节没能把握好,那么完美肯定无法呈现。所以对于播音主持而言,把握细节,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关于细节,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重音的灵活运用。播音主持在语音表达时,其传播的内容并不都是重要的,其中必然包含需要突出的内容,也有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地方。所谓“处处是高潮,等于没有高潮”,播音也如此,通常抑扬顿挫才会显得“铿锵有力”。根据所要播出的内容针对部分字词施以重音,这尤其考量主持人的文学修养功底。例如“无人能敌”这个四字短语,重音分别落在无、人、能、敌上,便能表达四种不同的含义。此外,重音配合语气的强弱、语速的快慢来呈现,效果会更加理想。

第二,双音化——同义词替换。我们在平时说话时喜欢双音化,同时喜欢口语式表达,一般不喜欢文绉绉的书面语。所以,播音时如果遇到相关的字词时,可以适当替换,避免过于“冠冕堂皇”。比如,“若”可以替换为“如果”或“要是”,“故”改为“所以”或“因此”,“何”替换为“什么”等等。当然,如果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则没有必要替换,直接原汁原味“输出”即可。

第三,消除歧义。播音和阅读不同,一般而言,后者很难出现歧义;相反,前者如果不注意控制,会经常造成误解。因此,实时地消除歧义应当是播音主持的日常功课。举例而言,“这次的汽车驾驶科目一理论考试,我单位的小张等四人全bù及格”,如果照着读出,那么主持人自己是明白了,听众可能糊涂了,因为他们不确定小张几个人到底是全部及格了还是全不及格。所以碰到类似的地方,播音员可以根据情况,改成 “全都”或者“全都没有”。其他的例子有,“期zhōng考试”需要具体化到“学期中间的考试”或者“期末考试”;“一种zhì癌物质”也需要根据情况细化到“治疗癌症的物质”或“导致癌症的物质”。

第四,注意过渡时的衔接。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起”是起下,“承”是承上。播音同样如此,也需要重视承上起下,使得整体表达流畅自然,一气呵成,避免生硬突兀。一个好的播音主持,经常会在节目的开头问候大家,例如“听众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大家上午好!”,而如果是“各位听友,今天阳光明媚,您在节目结束之后不妨走到戶外,适当锻炼身体,放松一下身心”这种暖心的话语,则会进一步增加受众对播音主持的喜爱之情。在节目结束的时候可以温和地和听众道别,例如“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就比“明天同一时间,请您继续收听……”要人性化得多。至于播音中途的过渡,经常用的句式如“刚才我们谈到……接下来我们……”、“说起……,小雨(笔者在节目中的艺名)想起了这样一件趣事……”。

第五,具体语境,具体表达。不同的播音题材,必须有不同的语气、语调相配合。对于国内外时政类的新闻,需要用端庄、客观的语气来表达;而对于娱乐新闻,配以轻松、幽默的语调来播出效果会更好。

第六,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这里的多种艺术形式包含相声、戏曲、模仿甚至是快板等。所谓“艺不压身”,嘴皮子功夫当然是越强越好。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好的播音主持也应当如此。可以想象,在一篇播音稿件中,碰到了绕口令、快板等内容,用普通话平淡地读出来和用专业的绕口令、快板来呈现,效果肯定判若云泥。当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专业”的背后肯定需要播音主持持续、刻苦的艺术追求和磨练。

三、重视表达方式和表达态度

此处说的表达方式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传递情感。除了刚才所说的重音外,表达方式还包含了停连、语气和节奏等技巧。语气和节奏是众多播音主持必备的基本功,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此处笔者对停连略作展开。停连其实就是 “句读”,或者说断句。我们知道,古代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因此就需要后人自行断句,由此就可能造成歧义。现代白话文引入了标点,使得歧义大为减少,但是如果断句不当,仍然可能造成受众的误解。举个简单的例子,“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句话可以断为“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断为“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语义。解决的方法,就是多练习并增加自身修养。

至于表达态度,每个播音主持肯定也有自己的体会,此处笔者谈谈对象感。所谓对象感,就是播音主持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受众着想,并以此为指导展开自己的播音工作。播音主持需要预判受众的反应,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预期、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感情,使之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表达情感,传达稿件或脱口秀的本质诉求。对象感可以使播音员主持人体现人文关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性化。因此对象感其实等同于换位思考,即将播音主持代入到受众中,并根据“受众”的反应来实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态度和技巧。总而言之,声情并茂是播音主持的理想境界,而如何打动听众,使他们感同身受,则可能是一个播音主持毕生追求的理想效果。

(作者单位:六安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表达技巧画面感播音主持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走得进出得来的“画面感”培养
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辅导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探析
感悟平淡中生命的精彩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