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会”改 善莫大焉
——例谈历史选择题的订正方法
2017-08-08安徽李三军
安徽 李三军
知错“会”改 善莫大焉
——例谈历史选择题的订正方法
安徽 李三军
一场考试结束,试卷讲解完毕,面对错题许多考生只把“A”改成“B”或在题目上随意勾画几笔就算了事。这样即不能对错题进行认真订正和反思,也不能达到知错能改、得以进步的目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学生对错题订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订正错题。鉴于此,写此小文以正学生视听,促考生进步。
俗语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周恩来也曾说过:“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其实,人往往能从错误中学到更多。高中三年大大小小的考试和练习不知道有多少场,如果我们把每道错题都弄得清清楚楚,甚至能够举一反三,何愁不能取得好成绩!
知错“能”改,是一种态度;知错“会”改,是一种能力。怎样有效地订正历史选择题呢?
一、在哪里订正
有的学生非常认真(特别是女生),准备一个专门的错题本,把每次考试和练习的错题誊抄在上面。这些同学的认真和进取精神值得赞赏,但如果高三学生还采用这种做法就值得商榷了。原因有二:一是面临高考,时间紧任务重,把错题重新誊抄一遍势必会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更何况不止历史一门学科需要投入;二是在原卷原题上订正,不仅简约而且高效,它能还原做题时的状态和原貌,更利于反思出错的原因。
所以,直接在原卷原题上订正就可以了。考生们要留心的就是把每次的试卷和练习,用文件夹保存好就行了。
二、怎么订正错题
订正错题,不能简单地将“A”改成“B”就完事。至少要弄清楚三个问题:①“错在哪”——为什么选这个不选其他项;②“为什么会错”——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即做题时哪里出了问题;③“怎么改进”——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这三个问题,其实包含三个不同层次:“错在哪”,最直接地旨在解决眼前的对错问题;“为什么会错”,旨在挖掘和深思错误的原因,这往往需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怎么改进”,涉及促使自己进步的计划和策略性问题。例如:
(2016·全国卷Ⅱ)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这一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许多同学错选了A项。如何订正?合理的思维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①“错在哪”——为什么选D而不选其他项
先分析题干:时间是“抗战胜利后”,内容是国民政府合并日伪纺织企业,由政府经营,并向社会解释这样做的原因。由所学史实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实行的是经济统制政策。战后将日伪纺织业国有化的行为,这很明显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因此,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了,D选项正确。
再分析选项:政府并购国有其实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一种损害,并不是一种缓解,故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只概括出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举措的深层内涵;C选项材料体现不出,不能通过并购国有就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订正此题时,你无需把以上诸多文字写出来,只需在原题上和题目的空白处简单标注出来就行了。如下:
②“为什么会错”——我做题哪里出了问题
正确归因才能有效改进。出错一般会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知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和技术性失误。
知识性错误是指对题干或选项涉及的史实不熟悉或记不清;理解性错误是指对题干或选项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常常表现为读不懂题干材料(如文言文)或理解不了题干的主旨意思;技术性失误是指做题过程中的操作性错误,比如心里想选A却勾选了B或没有认真比较选项等。这三个方面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些同学就是因为基本史实掌握不牢,所以难以正确理解题意,选择时也是手忙脚乱“瞎蒙”的成分更多。
如例题所示,错选A的同学,是因为犯了“理解性错误”——对题干中“国民政府国有化日伪纺织企业”的实质和影响理解不清。
在判断自己做题或是哪里出了问题时,往往需要对比分析多道错题,进行归纳总结才能找出“病因”。如果一张试卷错了4题,错的很相似,都是读不懂题干表达的意思,很显然就是理解力有问题。
③“怎么改进”
如果是知识性错误,那就下苦功夫把课本知识背诵地滚瓜烂熟,把基本史实掌握得一清二楚;如果是理解性错误,那就平时做题细心分析多多动脑,特别是多做质量较好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如果是技术性失误,那就勤加练习熟能生巧。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学习和练习,才能突破瓶颈,走向进步。
三、如何利用错题
充分有效利用错题,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我们不仅要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正确归因,还要对本题涉及的知识进行必要补充,以达到理解吃透、举一反三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考生闲暇时或考试前(特别是高考前)可以翻看曾经做过的错题,它能警钟长鸣,它能修正考生的做题思维,从而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订正实例一则,以供参考: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