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容性增长度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8-08姚立岩广西大学商学院
姚立岩 广西大学商学院
我国包容性增长度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立岩 广西大学商学院
包容性增长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型,对包容性增长的有效度量有助于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准确把控,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为“稳”、“快”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包容性增长是由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和公平分配社会福利四个维度相辅相成的,政府公共支出、产业结构和政府治理能力三类因素对我国包容性增长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加大社会性支出和控制政府规模有助于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 度量 影响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但与之相伴的可持续发展度低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我国凭借可观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国,然而这种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并没有使其他领域同步增长,这种非包容性表现在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经济质量的提高,忽视的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忽视了生态环境问题。时代的进步令我们不得不抛弃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方式,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断转型。
一、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度量
目前存在的度量包容性增长的三种思路:一是用已有的相关指数或者略作调整后来近似地估算包容性增长的实现程度,如沿用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发展目标;二是按照多维贫困标准通过构建贫困的增长弹性来测度包容性增长的实现程度;三是构建一个涵盖收入与非收入维度的多方面的指数体系来衡量包容性增长的实现程度。第三种思路考虑了包容性增长的各个方面,本文认为这种思路是可取的,因此本文拟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出发,确定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度量维度。
包容性增长是增长方式的一种,经济持续增长是其前提条件,包容性(即机会均等、公平参与)是其主要特点。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确保获得经济机会的公平、经济增长结果的公平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再加上前提条件经济可持续增长,就构成了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四个度量维度。基于此,本文将能实现以上四个维度的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定义为我国包容性增长。可以看出,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益贫式增长仅仅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果不同,我国包容性增长涵盖的范围更广、更系统。这种定义使本文对我国包容性增长实现程度的评估更全面、更具说服力。下面本文将对这四个维度作具体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实现我国包容性长的前提条件,只有保持高速、有效、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增加社会财富继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包容性增长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获得快速增长,二是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如果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且增长率是上升的,则为包容性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更容易实现公平正义。如果经济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那么首先追求的必然是数量上的增长,无暇顾及质量上的提高,更无暇顾及公平正义。
(二)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的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成拉大,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减少贫困人口、降低收入不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平等地获得机会,公平地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来。在此维度应考察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否在健康营养、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人平等的机会。能平等地获得机会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人们能否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小和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少,还在于个体参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体现在个体的健康营养情况、所受教育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等方面。如果这些方面得到提高,人们能平等地获得机会,公平地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来,则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必然得到提高。
(三)减少贫困和收入不平等
包容性增长是在益贫式增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也包涵益贫式增长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减少贫困人口、降低收入不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贫困程度的降低与收入差距的缩小,我国的包容性增长会得到提高。包容性增长是建立在益贫式增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始终关心人们贫困程度是否降低,当减贫取得良好效果时,才能更好地实现包容性增长结果的公平。但是包容性增长结果的公平不仅仅是指贫困程度降低,还应看到增长结果在人人民之间的公平分配,而这集中体现为人们收人差距的缩小。
(四)公平分配社会福利
公平分配社会福利确保了人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保障。社会福利的提高反映了社会成员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实际利益,这是共享增长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追求包容性增长最终的目的。此外,社会福利中的基础社会保障也能有效减少因失业、意外灾害、疾病等导致的个人获得机会的不均等。当经济增长能带来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时,即经济增长能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时,这种经济增长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包容性增长,经济增长的包容度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包容性增长是由四个维度相辅相成的,即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获得机会的均等性、降低贫困和不平等和社会福利的公平性。
二、我国包容性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了对提高我国包容性增长提出有计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结合ECM模型对影响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参考对亚洲各国包容性增长的相关研究,选取政府公共支出、产业结构和政府治理能力三方面的内容作为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因素。
公共支出方面,按政府职能划分的三类支出来衡量,包括一般性支出、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产业结构效应方面用三个产业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即第一产业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研究中通常采用世界银行的治理指数作为度量工具,这个指数涵盖了个方面的指标,即表达权与问责、政治稳定性、腐败控制、政府绩效、监管质量、法治水平。
ECM模型中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由此可建立模型考察各变量在短期内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对数据进行OLS回归后得到下表:
表1 ECM模型的PLS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短期内第一产业增长率和第二产业增长率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显著,且均为正方向,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包容性增长会以1.7倍的速度增加,同时,第二产业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包容性增长提高个0.76百分点。这表明短期内提高农业和工业均对我国包容性增长有积极作用,并且加快农业增长对提高我国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最显著,系数也最大。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穷人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农业的快速增长能给农民带来财富,从而减贫效果明显,这种增长是有益于穷人的从而也是包容性的增长。从ECMt-1的估计来看,第一产业增长速率、第二产业增长速率对长期均衡的偏离较为显著,短期的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偏离程度为34.54%。
三、结论与建议
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支出、产业结构和政府治理能力三类因素对我国包容性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在公共支出的三个变量中,社会性支出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且为正效应,一般性支出对我国包容性增长有显著的负面效应,经济性支出则对我国包容性增长没有明显影响。
在产业结构的三个变量中,以农业增长率表示的第一产业和以工业增长率表示的第二产业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包容性增长,而且农业增长率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明显高于工业增长率。在政府治理能力方面,政府规模对我国包容性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结合实证分析,本文尝试对提高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实证结果显示提高农业增长率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都能显著地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对农村地区减贫有显著效果,就我国而言,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有利于农村人口脱贫,从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贫困状况。
第二,加大社会性支出。实证结果显示在长期社会性支出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正效应最大,因此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加大社会性支出。一方面是加大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从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的投入,从而能提高弱势群体的基本能力,使其能有条件参与经济增长过程。
第三,控制政府规模。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规模在长期内对我国包容性增长有显著的负效应。这可能是政府规模过大所致,应调整政府规模、精简人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1]马强文,任保平.包容性增长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经济可持续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7):101-108.
[2]庞敏.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D].湖南大学,2013.
[3]宋斌.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3,(03):63-71.
[4]Wang Wei.2 - The evolving pattern of China’s free trade from a vertically specialized perspective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inclusive growth in China[M].Elsevier Ltd:2016.
姚立岩,男,广西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