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2017-08-08董兆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董兆 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地景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董兆 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上个世纪的建筑以勒柯布西耶作品为代表 ,就像一部机器,几乎与自然完全脱离,发挥自身的功能而全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现在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应该和自然环境建立一种生态、节能的连续性。现代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建筑设计,而是讲求建筑和环境相互协调。因此地景建筑作为一种解决建筑和环境之间矛盾的策略再次复兴。文章从消隐体量、连续界面、营造景观探讨地景建筑设计策略,希望对地景建筑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地景建筑 环境 设计策略
一、地景建筑释义
建筑大师长谷川逸子曾说:建筑不应该被视为一种人工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另一种形态的自然。而地景建筑就是其所谓的另一种形态的自然,其形态不再是独立于大地的几何体,而是将建筑和大地景观视作一个整体,通过对大地景观的介入、整合等,使建筑展现出水平延展的大地形态特征,达到建筑融于大地景观的目的。
二、地景建筑设计策略
(一) 消隐体量
地景建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寻求自然和人工共处的平衡点,而通过消隐建筑的体量,使其隐匿于环境之中,无疑对达到这种平衡具有积极意义。在之前其具体表现为覆土建筑、掩土建筑等,这些类型只是倾向于掩盖建筑的存在而对其进行形式层面上的操作, 而现代的消隐建筑体量则是在消隐的同时也表现出建筑的特性,是介于显露和隐藏的模糊存在。
1.楔入地表
将建筑体量通过楔入的方式埋入地下既显露了建筑的存在同时消隐了体量。由Hening Lars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莫斯格历史博物馆位于丹麦奥胡斯丘陵之中。为了能够容纳博物馆所需的展览等功能空间同时不使庞大的建筑体量破坏原有环境地貌,建筑采用了楔入的方式,将部分体量埋入地下,只留下一个大斜坡屋顶。由于屋面采用是种植屋面,从远处遥望,大屋顶和山丘草地融为一体,仿佛是从大地上长出来一样。
2.掀起地表
掀起地表则是将大地的表皮掀开重构之后成为新的地表,建筑上方的新地表和原有环境的基质相同,建筑则位于掀起地表的下方, 隐藏于环境之中。由BIG建筑事务所设计的SK2树林火葬场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建筑主要体块是由四个正对翘起的三角形构成。每个三角形的翘起高度不同,同时每两个三角形之间留有一条“窄缝”形成通道,整个建筑融入于静谧的树林之中。翘起的三角形、狭窄通道营造出肃穆、安宁的氛围。通过掀起地表的方式获取地上与地下、生与死的临界点,让生者在此与前往地下世界的死者告别。
1 莫斯格历史博物馆实景图
2 SK2树林火葬场效果图
(二)连续界面
任何新建筑都必须要面对现有的环境,地景建筑往往采用“融入”的手法,连续建筑和环境界面。其具体表现为形成缓冲边界使环境基底自然地过渡到建筑或将建筑内部流线编织到环境网络之中,达到界面连续的目的。
1.缓冲边界
传统的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而地景建筑则将建筑和环境的边界柔化。其与周围的环境通过缓冲边界使得建筑与环境的过渡变得自然。
著名建筑师刘家琨设计的成都当代美术馆,位于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之中,周围高楼大厦林立,缺乏城市活力。 因此刘家琨希望通过这个美术馆设计,为城市提供一个共享开放的公共景观空间。设计中,建筑对城市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屋顶做成了可以步行而上的斜坡,作为缓冲界面。V形的屋面强调轴线的同时形成半围合的集会广场,产生停留空间,激发城市活力。
2.空间渗透
地景建筑不仅仅是让建筑的屋顶和周围地面产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弱化由建筑产生的领域,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内部空间相互连接,将建筑内部流线融入到城市流线网络中,从而达到消解边界,环境与界面连续的目的。
位于荷兰的VPRO办公楼是著名建筑事务所MVRDV的代表作之一。他们在办公楼中创造出一系列庭院空间,满足室内办公采光需求的同时获得优美的景观。在这个建筑中,剖面设计成为重点,建筑的空间关系通过楼板与楼板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而楼层则通过台阶、坡道等方式相互连接,创造出一条由入口直达屋顶的路径。内部空间和外部的环境关系由于这条路径的存在变得暧昧,内外空间差异变得模糊。
3 成都当代美术馆V形的屋面
4 VPRO办公楼概念草图
(三)营造景观
当建筑处在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的区域中,其不仅要消隐体量、连续界面,更要思考建筑和景观的关系。建筑设计时应思考景观的营造,可以通过拟态、折叠手法打造景观。
1.拟态
每一个建筑都处于独特的环境之中,地景建筑亦可以通过模拟周围环境,将场地进行人工化重塑,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
在广州歌剧院的竞标中,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方案“圆润双砾” 脱颖而出。其灵感来源于神话当中屹立在珠江的海珠石。歌剧院的外部形态犹如放在山坡上的两块大小不同的“砾石”。“大石头”主要功能是1800座的歌剧院,“小石头”的主要功能是400座的多功能厅,“山坡”则是一些设备用房、停车库等辅助用房。扎哈·哈迪德曾经说过其作品周围的建筑都是垃圾,无需考虑和环境的协调,但这次她把建筑和周围环境关联起来,所设计的“双砾”已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
2.折叠
地景建筑中将楼板、楼梯、屋面等作为要素进行 “折叠”形成连续有折痕的面,其不仅仅是作为垂直方向上的体量,更多的是作为城市居民活动的平台而存在。由于城市和建筑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割,存在模糊性,建筑和环境达到协调。
BIG建筑事务所在参加斯德哥尔摩图书馆扩建项目竞赛时,就是采用“折叠”的手法来处理新老建筑、建筑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BIG设计了蜿蜒向上折叠的带子,这样的处理使得建筑以一种谦卑姿态来面对老建筑,同时蜿蜒折叠的坡道提供大众游览路径,人们通过这条路径有喧哗的城市逐步进入到建筑后方静谧的小山坡。通过折叠,建筑引导了自然景观,而同时自身也成为景观中的一部分。
5 广州歌剧院实景鸟瞰
6 斯德哥尔摩图书馆扩建概念模型
三、地景建筑作用意义
(一)制造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能够提供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提高居民的归属感。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在新的交通体系下,人们的活动被限制在由快速路分割的区块中,城市景观的连续性被破坏,众多城市广场和景观绿地成为一座座“孤岛”。而地景建筑除了本身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外,也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可达性。地景建筑通过一系列操作手法将城市公共空间整合,其自身也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二)缝合城市肌理。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征被忽视,形成了僵硬的城市肌理,同时老城更新也面临着物质老化、功能衰退等问题,造成城市肌理被破坏。而地景建筑能够塑造出接近自然的形态,其可以通过形态缝合城市肌理,将城市的一些元素整合到一起,破碎的肌理经过缝合变得和谐自然。
四、结语
地景建筑通过消隐体量、连续界面、营造景观和环境对话,使其不再是突兀于环境的几何体,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大地形态的重构,缝合城市的肌理。其对环境开放的姿态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也为在城市中生活的公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提高了大众对城市生活的参与度,激发了城市活力。
[1]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化建筑研究[D]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唐恺.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地景建筑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3.
[3]张宇.莫斯格历史博物馆[J].城市建筑. 2017(1) :54—61.
[4]黄捷.圆润双砾—广州歌剧院设计[J].建筑学报. 2010(8) :66—67.
[5]刘渊.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创作思想及作品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董兆(1994-),男,汉族,浙江象山人,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