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第一闸
——广源闸
2017-08-08本刊编辑部
运河第一闸
——广源闸
品读北京
广源闸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人称“运河第一闸”。它位于北京紫竹院街道苏州街与南长河的交会处,因闸侧原接有长堤,又称元坝闸,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是北京地区一座古老的河闸。闸口宽约13米,长约6米。现存结构分为闸基、闸门、闸墙三部分。闸墙两端镶嵌着汉白玉石雕兽头两个,昂首瞪目,前爪隆起,栩栩如生。
为什么广源闸称为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呢?这还得从咱北京城的地势说起。北京城的地势比通州高,为了保证通惠河的畅通,除开发水源,解决水深外,另一个关键就是在不同坡度的河道中,让漕船能顺利通过。为解决这个问题,郭守敬建议,“……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显然,他希望通过建立水闸和设置斗门,实现既可节水,又便于行舟。最终,通惠河沿线修建有11处控水设施,共24闸,其中广源闸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故称“运河第一闸”。
广源闸俗称“豆腐闸”。清代《日下旧闻考》载“西直门外长河万寿寺西有广源闸,土人呼为斗府闸”。但对其中的缘由,却未作记叙。有学者认为,“斗门”为闸门古称,豆腐闸即斗门闸的近音异写。也有人猜测,清代之前,此地或有窦姓管理广源闸的闸官府邸,广源闸是窦府的闸,讹称豆腐闸。此外,还有说因为闸的北面曾有一座供奉北斗众星之母的斗母宫,人们就把广源闸称为斗母闸。后来慢慢叫走了嘴,斗母宫转音成了“豆腐宫”,斗母闸也叫成豆腐闸了。总之,关于广源闸俗称“豆腐闸”的原因是说法各异,莫衷一是。
历史上的广源闸不仅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又具有桥的功能,是一座闸桥。桥上行人如织,桥下画船如梭,相映成趣。其所跨南长河也是元、明、清帝后通往西郊各行宫、御苑乘舟游览的御用河道。因为地理环境优越,水系状况特殊,广源闸周边成为设坞藏舟、过闸换船的理想之所。《析津志辑佚·古迹》记述了“肃清门广源闸别港,有英宗、文宗二帝龙舟。”明代《长安客话》里也说,“出真觉寺循河五里,玉虹偃卧,界以朱栏,为广源闸。……引西湖水东注,深不盈尺。宸游则堵水满河,可行龙舟。缘溪杂植槐柳,合抱交柯,云覆溪上,为龙舟所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高宗《过广源闸换舟遂入昆明湖沿缘即景杂咏》有“广源设闸界长堤,河水遂分高与低。过闸陆行才数武,换舟因复溯洄西”。清末,慈禧太后也常游玩长河,往返于紫禁城和颐和园,驻跸万寿寺,都经过广源闸。其登舟的上下码头,至今遗迹犹存。
新中国成立后,广源闸桥仍为木桥。1979年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置栏杆。1998年治理长河期间,又对此处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将南侧的桥墩拆除了1/3,重新更换了水泥桥面,增加了汉白玉栏杆。1999年,经过整治的京密引水渠昆明湖至北展后湖的长河段实现通航,每天都有游船穿行广源闸,“长河看柳”再现京城。
冰野据《北京市方志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