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
2017-08-07李颖
李颖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能力有限,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他们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愿意去接触文学新天地。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成长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内容的补充,可以扩大阅读量和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内外衔接;策略
一、立足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学习课文中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和学生一起分析、朗读,使学生内化吸收、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让学生互相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领悟作者的情感。通过阅读教学,教学生读书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课堂上,我还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阅读。如,在教授《扁鹊治病》时,我选出三组学生进行现场比赛,每一组安排其中一位学生进行旁白朗读,然后另外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扁鹊、蔡桓公等角色,虽然只是几句短短的台词,但是我要求既要符合人物年龄、性格,还要把内心的变化表达出来,就这样,比赛开始了。可别小看这短短的文章,学生表现得还真是出色。第一组学生在紧张而又有序的状态下朗读完,第二组马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在一些细节方面进行处理。这次课堂氛围非常好,课后学生向我反映,希望以后多几次这样的尝试,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二、贴合课本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差,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随意盲目。作为老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教材中寻找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书目,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养成良好的读书观。教学《熟能生巧》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白故事的精神所在,知道贵在琢磨和练习的道理;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描述文中人物的伟大,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类似的故事……经过课内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会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拓展课内知识。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并适当拓展,以课堂阅读促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不同的,课外阅读更丰富、更能贴合生活。阅读文学名著是间接体验生活,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文学名著可以体验生活。所以阅读是学生所渴望的、所真正需要的。
三、走进作品
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走进作品。看书,当然要看书的作者,不同时代的人生活背景不同,接触到的人事物也不尽相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作品风格。再者,时代背景的不同,作者本人经历的不同,会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会。例如,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革命年代各作家创作的作品都有很强的时代感。对于没有切身体会的学生来说,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将会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在上《七律·长征》一课前,我指导学生充分预习,查资料,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长征的意义,了解伟人毛泽东的风采,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学生就会对情感把握得很准确,理解诗词的意思也比较轻松,朗读时情感自然而然就到位了。
四、开展活动
1.读书笔记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重视过程的指导,同时也注重成果的巩固,通过写读书笔记,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如果只是单纯地阅读,无法将阅读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通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学生可以摘抄优美段落或句子,更好地体会文章手法,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所达到的阅读效果是不可预料的。
2.小练笔
在课文教授完之后,为了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经常有计划地布置小练笔的任务,指导学生仿写,以文章中的主要景观或者人物为对象,要求写出同样的手法、情感或特點。在课后经常会有仿写类的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充分认识句式特点,分析语言特色,鼓励学生尽量多地使用优美词句,为小练笔添彩。
3.班级主题阅读活动
在学生阅读中,我一直注重指导,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在面对各式各样的选择时,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使学生多读有益的书。
现在,每天中午班级的微阅读都是学生尽情阅读、积累的美好时光。我会安排 “好书梗概介绍”“读书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要读的书籍。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产生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处处都是阅读,如此,学生才会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总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改善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周荣婷.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4(1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