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减轻儿童达菲林肌内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

2017-08-07

关键词:菲林依从性常规

吴 敏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儿科,湖北 武汉 430300)

护理干预对减轻儿童达菲林肌内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

吴 敏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儿科,湖北 武汉 4303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儿童达菲林肌内注射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首次注射达菲林的患儿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肌肉注射达菲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注射过程中的依从性和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迅速有效缓解肌内注射达菲林产生的疼痛,并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护理;儿童;达菲林;注射疼痛

达菲林被广泛应用于性早熟患儿的辅助治疗,通常采用肌内注射途径给药。因给药量较大常引起患儿疼痛,这不仅对患儿造成短期的影响,而且可能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临床工作中,对患儿疼痛的忽视和治疗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早期评估并通过干预控制疼痛,实施最优的疼痛管理方案,最大程度的减轻患儿的疼痛,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首次注射达菲林的患儿67例,其中男15例,女52例,研究病例纳入标准:(1)首次注射达菲林;(2)8~10岁学龄儿童;(3)注射部位为臀大肌;排除标准:(1)72 h内用过镇静剂或镇痛剂;(2)智力低下。

1.2 分组与给药

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儿均由同一高年资儿科护士采用标准肌内注射方法进行注射给药。对观察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仅给予常规护理。注射结束后,记录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疼痛评分。

1.3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注射前与患儿家长沟通,阐明治疗的重要性及家长行为对患儿的影响,指导家长如何缓解患儿注射过程中的紧张与疼痛。家长的陪伴能够给患儿带来更为有效的心理安慰和支持,父母的鼓励和关心有助于树立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面对疾病的治疗。(2)在患儿接受注射前,护理人员对患儿的身体状况、护理操作耐受度、疾病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情绪变化进行评估。(3)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和肢体向患儿传递关怀和爱心,如使用昵称称呼患儿。以打消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机制。适当奖励、暗示、赞扬患儿。例如通过赞扬的话语激起患儿的好胜心,让患儿建立信心和勇气。(4)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例如,对于较为胆小的患儿,可以使用树立榜样和安抚为主的方式来鼓励患儿接受注射。对于较为要强的患儿,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来实施护理。而对于性格较为倔强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安抚、激励、启发等方式进行护理。(5)注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遮挡,保护患儿隐私。

1.4 评估指标

1.4.1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疼痛评估: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患儿拒绝注射)。注射后询问患儿在注射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让患儿口述疼痛程度。

1.4.2 治疗依从性评估

分为完全依从、依从和不依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2项指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入学率均为100%,故认为分组均衡,两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治疗依从性、肌内注射疼痛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与治疗依从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依从性及疼痛评分比较

3 讨 论

疼痛被认为是一种令人难受的主观感觉,是具有情感和认知的综合反应过程,临床上对疼痛的治疗应采用心理与药物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2]。

肌内注射达菲林是性早熟患儿较常见的治疗方法,肌内注射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常常引起疼痛,需要反复多次注射时,患儿会结合以往注射疼痛的负性经历则反应更加强烈,使患儿依从性大大降低,同时也增加操作者的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反应,同时缓解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依从性,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

临床研究认为适宜的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在患儿的注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提高治疗效果,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在肌内注射达菲林过程中的疼痛症状,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1] Astuto M,Favara-Scacco C,Crimi E,et al. Pain control during diagnostic and/or therapeutic procedures in children[J].M inerva Anestesiol,2012,68:695-703.

[2] Me lzack R,Wall PD. Pain mechanisms:a new theory [J]. Science,2014, 150:971-97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8803.2017.07.156.02

猜你喜欢

菲林依从性常规
常规之外
自动FOF邦定机上料部分中菲林、垫纸和吸塑盘检测的探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菲林唯识 神凡两忘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