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17-08-07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基地合作应用型

陈 荔

(福建江夏学院 教务处, 福建 福州 350108)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陈 荔

(福建江夏学院 教务处, 福建 福州 350108)

实践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任务,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学科专业选择不同类型的校外单位共建实践基地,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实践类型、 合作内容、 合作方式, 并不断调整添加, 从而做实做强做大; 同时要从合作原则、 合作步骤、 合作机制三方面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支撑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 实践基地; 合作

实践基地具有教学、 培训、 科技开发、 生产实践四位一体的功能, 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 也是实践教学整体机制中的主要环节。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1]。 在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高等院校实施教改和大力推行实践教学的时期, 实践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任务。

一、 校外实践基地模式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学校自己建设; 二是与校外单位共建。

学校自己建设的实践基地一般是校内实践基地, 学校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自己投资建设实践基地, 具有方便排课上课、 教学成本低、 专业性强等特点, 往往集合校内实验室组建, 并常尽量按照学科大类构建, 从而实现实践基地的多功能化。 学校自建的实践基地属于学校自身可安排、 可控制、 可决定的, 相对比较简单, 不像与校外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由于受制于合作对象、 内容、 方式等, 存在多样性、 不确定性,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与校外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

与校外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一般是校外实践基地, 少数是校内实践基地。 校外合作单位不仅局限于企业, 还包括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行业协会等, 如行政管理专业需到行政机关实践, 社工专业需到社工组织等民间团体社会实践, 医学专业需到医院实践, 师范专业需到学校等事业单位实践。 由于合作单位类型和需求多样化、 专业建设发展情况不同, 各实践基地建设条件也不同,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校外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合作模式不应仅是单一模式或简单几种模式, 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实践类型、 合作内容、 合作方式, 并通过评价反馈, 不断调整添加实践类型、 合作内容、 合作方式。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校外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模式, 构建流程含双方合作单位、 实践类型、 合作内容、 合作方式等。 各模块之间可灵活选择匹配, 并由合作原则、 合作步骤、 合作机制三个方面支撑, 如图1所示。

二、 共建实践基地模式的基本要素

(一)双方合作单位

1.合作单位类型

根据合作单位性质划分合作单位类型, 包括企业、 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行业协会等。 其中, 行业协会既可以作为学校某学科或专业的实践基地合作单位; 同时可能又作为中介单位, 在学校和行业内各企业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 并提供指导、 支持, 可以达成三元或多元合作模式。

2.学校内学科或专业

根据合作单位业务选择合作学科或专业, 可单选可多选, 即同一个实践基地可接纳单个专业或多个专业学生实践。 早期实践基地建设往往是由某专业与某个合作单位进行联系、 开展合作, 中期不断拓展到学院内其他专业, 后期再慢慢拓展到学校内其他学科专业。 有的实践基地建设初期就是合作单位与学校多个专业开展合作, 直接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甚至有的实践基地建设初期合作单位便与学校所有专业开展合作, 各实践基地根据实际情况洽谈, 灵活选择合作学科专业。

图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校外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模式图

(二)实践类型

1.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也称认识实习, 是学生参观体验岗位工作环境。 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单位是真实的企事业单位, 学生到工作岗位的环境参观, 获取直接经验知识、 巩固加深书本理论知识, 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同时了解今后将要工作的环境, 增加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初级认识和感性认识, 在实践中了解专业、 熟悉专业、 热爱专业; 并了解到单位和岗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继续学习。

2.专业实习

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 到与校外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生产现场以工人、 技术员、 管理员等身份, 参加实际工作, 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 学习生产技术, 初步学会解决若干比较简单的问题。 根据专业不同, 分别称为临床实习、 教育实习、 考古实习等, 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专业实习内容、 方式、 次数、 时间也不尽相同。

3.实训

实训, 即“实习”(践)加“培训”。 实训结合了课堂教学和顶岗实习的优势,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 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实践经验、 工作方法、 团队合作能力。[2]实训对于校外合作单位要求较高, 往往是企业自身拥有实训功能, 在培养自身员工的同时, 也能培养在校学生。 校内外双方合作单位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 企业现有条件, 采用企业实际案例共同研发教学内容。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也称顶岗实习, 是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 在毕业之前到实践基地等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 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获取独立工作能力, 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 它往往是与毕业论文 (设计)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3]学生在实践基地内开展毕业实习, 有助于学校指导教师和合作单位指导教师密切沟通联系, 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 提高实习质量。 如果是多名学生在同一个实践基地进行毕业实习, 也称集中实习, 学校还可与合作单位洽谈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实习方案, 实习效果往往远好于分散实习。

5.结合学科竞赛

学生在实践基地内可利用实践基地的场所、 设备、 技术人员力量等结合学科竞赛做实验等。

6.参与产学研课题研究

学生参与实践基地合作单位和学校的产学研课题研究, 帮助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生产运营问题, 同时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7.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学生在实践基地内通过双方指导教师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如有些实践基地合作单位本身就是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能够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思路、 资金、 人脉、 辅导等资源, 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三)合作内容

1.培养学生

合作单位仅接收学生参加实践, 这是实践基地的初级层次, 合作单位仅为学生提供加深专业认知、 考察参观的机会, 未必提供指导。

合作单位参与指导学生, 合作单位指派员工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等, 但与学校联系还不够紧密。

双方深入合作培养学生, 双方开始深入合作, 共同制订培养计划、 开发培养课程、 实施教学、 编写教材、 评价教学质量等。

2.提供咨询意见

提供咨询意见通常是双向的, 合作单位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内容、 实践环节安排等提供意见建议, 学校教师也为合作单位生产运营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或建议。

3.提供或建设场所、 设备

合作单位拥有贴近市场或行业顶尖的场所、 设备可供学校教师、 学生开展科研创新、 学科竞赛、 实习实训活动。

学校往往拥有某些专业价值昂贵的实验室、 设备等, 可供合作单位开展部分研究。

双方除了以上互相提供场所、 设备形成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共同出资购买设备、 装修场所等共同实地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4.科学研究

学校派教师为合作单位解决生产运营难题

学校可派教师为合作单位帮助解决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难题或提出有益建议。

合作单位提供生产运营情况或趋势供教师、 学生研究。

双方密切联系后可就合作单位生产运营实际问题达成一致目标, 开展产学研合作, 由合作单位技术人员、 学校教师带领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共同进行科技攻关。 课题及其成果对合作单位具有一定赢利作用, 对学校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创造科研成果亦有贡献, 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实现合作单位、 学校、 学生三赢局面。

5.提升教师、 员工能力

学校的知识较为系统扎实, 可为合作单位员工开展培训或知识讲座, 提升合作单位员工知识能力。

学校很多教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 缺乏实践经验, 合作单位通过考察、 顶岗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6. 合作为社会服务

双方合作建设的实践基地可以供其他学校使用, 实现资源共享, 甚至可以成为地区公共实训基地, 为社会培养人才。 实践基地还可以承担政府、 行业一些赛事、 公益等活动。 实践基地双方互助支持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四)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不一定拘泥于一种, 可以有多种, 主要可划分为以下7种:

一是项目合作。 围绕具体生产或产品开发、 管理、 服务等项目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往往是由于某个教学活动过程需要安排学生去企业实际观摩、 体验, 一般是实训课程中某个环节或认知实习等, 主要对应的合作内容是合作单位为学校学生实践提供场所、 设备、 人员等。

二是阶段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由学校和合作单位共同完成, 如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毕业实习。

三是学工交替。 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交叉进行, 分学期或分阶段在学校、 基地、 企业之间交替进行学习。 这需要实践基地合作双方提前商讨培养方案、 有机配合实施。

四是顶岗实习。 合作单位提供工作岗位给学生实习, 学生进入合作单位边学习边工作。 学生在企业提供的稳定岗位上进行实习, 像刚入职的企业员工一样完成实践活动工作, 承担企业生产运营责任, 不仅能面对实际工作和问题, 接受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指导,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掌握工作技能, 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工作酬劳。

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和合作单位提前洽谈好, 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 确定双方指导教师人员及其职责,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和各阶段的工作学习内容, 最好能让学生多岗位顶岗锻炼。 同时签订三方合同, 有助于保障各方利益。

五是随需合作。 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灵活开展, 合作方式并不固定, 这也是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最常合作的方式, 可由此方式不断拓展固定为其他合作方式。 如某阶段需要合作单位接收学生参加实践, 可能是认知实习, 也可能是实训课程某环节, 或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或学校邀请合作单位为某专业建设提供咨询意见, 或为某项目评审论证; 或根据合作单位需要, 学校派教师为合作单位解决工作生产难题或提供咨询服务。

六是订单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合作单位对用人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合作单位就业。

七是全面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合作单位(主要是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组建师资队伍, 共同实施培养方案, 共同考核学生成绩, 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共同筹集资金合作建设基地, 开展产学研合作, 共同组织人员技术攻关, 共同编写教材等。

三、 实践基地建设的支撑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稳步有效开展实践基地建设需要以下要素支撑。

(一)合作原则

互惠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应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设, 这样才能发展长久深入。 单方面的付出只能维持一时, 合作难以长远和深入。

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安排好学生的实践内容。

灵活性。实践基地建设过程需要根据双方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合作内容、 方式, 因此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共享性。 实践基地不是仅为一个专业、 学院或学校服务, 应该具备一定的共享性, 满足跨专业、 跨学科、 跨年级的实践活动需求, 提高实践基地的利用率, 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资源。

发展性。 实践基地建设是一个由少到多、 由浅及深不断发展的过程, 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更加完善, 应满足不断发展的实践的要求。[4]

(二)合作步骤

一是指定项目负责人。 实践基地必须指定项目负责人负责联系沟通实践基地建设各项事宜。 有的实践基地项目负责人可能是学院领导等, 由于事务繁忙无暇具体联系, 还可再指定一名项目联络人专门联系沟通实践基地建设各项事宜。

二是前期磋商。 合作双方对接分析合作空间、 方式、 内容等。

三是签订合作协议。 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合作内容、 方式及双方权责, 能够为实践基地长期建设提供保障。

四是初步开展合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作条件较为成熟的合作内容、 合作方式、 实践类型等初步开展合作。

五是评价反馈。合作双方适时共同评价反馈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共同审视和考察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分析总结经验, 为进一步合作和提高合作质量提供参考。 评价分两方面: 一方面是双方对实践基地运营情况的评价, 包括管理机制、 协商机制、 执行情况、 投入产出等。 另一方面是双方对应用型人才的评价, 包括知识运用情况和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实践内容、 考核方式等。 同时, 学校以征求意见、 问卷、 访谈、 调研等形式收集合作单位、 实习实训学生、 已毕业学生、 双方指导教师等对各实践基地的评价及意见建议, 并认真分析比对, 组织经验交流总结会, 有助于推动实践基地相互借鉴, 良性竞争, 共同改进提高。

六是深化合作。 进一步增加合作内容、 合作方式、 实践类型等, 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内涵建设, 多维、 深入合作。 合作双方每年均围绕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总结, 并提出下一年工作计划, 以此推动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 使实践基地良性有效运转。

(三)合作机制

一是协商机制。 协商机制是为了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冲突、 矛盾、 变化及新需求, 有效利用合作双方资源, 充分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合作双方定期开会协商机制、 一事一议机制等。

二是管理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由合作双方人员共同设立实践基地委员会管理实践基地事务, 建立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 学生管理、 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5]

三是利益机制。 建立合理合适的利益机制是确保双方合作关系顺畅长久的保障, 应协商清楚实践基地双方各自具体经费投入金额、 设备和场地投入情况、 经费使用管理机制、 利益分配方式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 (2001-08-2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3/201006/88633.html.

[2] 梁永春, 王凯成, 赵方舟, 等. 开放式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6): 210-212.

[3] 陈辉, 于元元.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研究: 以档案学专业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2): 96-98.

[4] 刘长宏, 王刚, 戚向阳, 等. 基于企业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12): 179-199.

[5] 靳利军, 李伟雨. “卓越会计师计划”实践教学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8): 22-23.

[责任编辑 李继峰]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Bas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Li

(FujianJiangxiaUniversityTeachingAffairsOffice,Fuzhou,Fujian350108)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crucial task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ubject major choose different types of external units to build practical bas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flexible choose the practice type, cooperation content,cooperation form and continue to adjust or add, so as to become stronger and bigger.At the same time,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rom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cooperation step,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ree aspects constructs the support systemfor the practical bas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oriented; practical base; cooperation

2017-02-06

福建江夏学院教育管理科研专项(JXS2015003)

陈荔(1984—), 女, 福建莆田人, 助理研究员。

G642.477

A

1009-4970(2017)06-0084-04

猜你喜欢

实践基地合作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科学利用实践基地 搭建体验平台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