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护理干预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8-07葛淑晶丁玉萍张建华牟丽君
葛淑晶 丁玉萍 张建华 牟丽君
快速护理干预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葛淑晶 丁玉萍 张建华 牟丽君
目的观察探讨快速护理干预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胃肠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 每组65例。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15%, 低于对比组的21.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63/65), 高于对比组的86.15%(56/65)(P<0.05);术后疼痛感发生率为21.54%(14/65),低于对比组的53.85%(35/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显著, 能降低不良事件, 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快速护理干预;胃肠手术;效果
胃肠疾病手术由于术中炎症刺激或创伤等因素导致术后胃肠消化功能下降, 使患者出现胃胀气或恶心呕吐等现象[1]。快速干预护理在术后的应用, 可以对胃肠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 促进消化蠕动以及减轻胃胀气等提供有效的帮助, 这种护理方式不仅可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还可缓解术后疼痛感,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现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疗13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相应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 各6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4∶29, 年龄23~45岁, 平均年龄(34.97± 5.85)岁;对比组男女比例为35∶30, 年龄22~46岁, 平均年龄(35.23±5.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护理方法
1. 2. 1对比组 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体验, 告知患者禁食与禁水的具体时间及方法, 手术后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及胃肠保健饮食方案, 嘱咐患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并在手术3~5 d后指导其恰当进行康复活动。
1. 2. 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心理干预:大多患者对手术都有恐惧心理, 因不了解手术的风险性而出现心焦与烦燥等负面情绪,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有效的心理指导, 排除恐惧心理, 让患者树立起信心, 以良好心态面对手术,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②术中快速护理干预: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 将室内温度以湿度调整在合适的范围内, 将准备使用的生理盐水, 用加温器将其加热至36℃左右, 尽量接近患者体温, 以减轻对胃肠的伤害;术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出现的其他异常现象, 一旦出现应立即告知医生, 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行为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饮食方面注意对胃肠的保健修复, 严格遵循流食进食, 按医生嘱咐进食高维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 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术后行为干预最常见的就是运动锻炼指导, 在术后的24 h后, 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引导其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 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陪同下到医院楼下散步, 多呼吸新鲜空气, 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1. 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胃肠胀气、恶心呕吐、切口感染), 同时分析两组疼痛感[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其中VAS评分>3分表示疼痛]及护理满意度(依据本院自制量表评定)[2]。
2 结果
2. 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15%, 低于对比组的21.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n(%), %]
2. 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63/65), 高于对比组的86.15%(56/65), 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0.05);术后疼痛感发生率为21.54%(14/65), 低于对比组的53.85%(35/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区排放的废气废水污染水源, 导致近年来出现患胃肠疾病感染患者增多。胃肠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受术中麻醉、胃肠显露及腹腔感染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导致胃肠功能暂时受到抑制, 通常表现为腹胀呕吐或肛门停止排气等[3]。胃肠手术会因刺激引起的睡眠障碍,术后疼痛带来的疲劳以及术后胃胀气等不同病理反应, 同时由于术后长时间禁食及长期卧床等因素加快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对患者的胃肠恢复很不利[4,5]。常规护理干预是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但其护理方式缺乏针对性, 导致护理效果不甚理想。
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 本研究主要对快速护理干预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分析。本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15%, 低于对比组的21.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63/65), 高于对比组的86.15%(56/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感发生率为21.54%(14/65), 低于对比组的53.85%(35/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 观察组患者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快速护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快速护理干预, 可迅速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进而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6-8]。同时快速护理干预是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各项优化措施进行综合采用,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恐惧焦虑心理及创伤应激反应, 患者患者术后疼痛感, 通过有效护患沟通, 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促进术后恢复[9,10]。关于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护理效果, 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 通过将快速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显著, 能降低不良事件, 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1] 姜群英, 丁皑砾.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临床监护, 2015, 15(85):198-199.
[2] 蒋小英.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29):96-97.
[3] 樊晓静.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18):3060-3063.
[4] 张敏.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全科护理, 2014, 12(34):3203-3204.
[5] 董振国, 孙辉, 苏霞.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10):154-156.
[6] 潘晓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0):1364-1365.
[7] 冯英.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后伤口感染者的影响.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 2(6):1119-1120.
[8] 邵红玲, 韩利平.探讨快速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6.
[9] 刘颖, 张舒. 快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医学临床研究, 2014(12):2480-2482.
[10] 李娜, 王婷, 胡海燕通讯作者. 快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6(8):000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106
2017-04-28]
264002 山东烟台市解放军第107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