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小组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价值分析

2017-08-07娄艳华邵寒梅胡惠贤周用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3期
关键词:计划性尿管躁动

娄艳华 邵寒梅 胡惠贤 周用桂

质量控制小组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价值分析

娄艳华 邵寒梅 胡惠贤 周用桂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QC)小组活动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6例留置导尿的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2015年1~6月留置导尿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2015年7~12月留置导尿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留置导尿期间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成立QC小组,按照PDCA循环法, 对躁动患者UEX进行现状调查, 分析躁动患者UEX的原因,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 组织实施, 实施6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UEX发生率为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QC小组活动不仅降低了躁动患者UEX发生率,还充分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质量控制活动;躁动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

神经外科患者易出现躁动, 留置气囊导尿管后会出现尿道刺激征,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的风险较高[1]。为此, 本科开展了题为“降低躁动患者UEX比率”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活动, 历时6个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在本科住院留置导尿的躁动患者116例。选取标准:医疗诊断至少为脑挫裂伤、脑出血、脑动脉瘤之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为8分以上并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将2015年1~6月留置导尿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2015年7~12月留置导尿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1. 2方法 对照组留置导尿期间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按照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进行护理。成立QC小组, 分工如下:圈长1名, 秘书1名, 组员8名, 小组共10人,均由护士自愿报名担任, 请本区护士长任督导员, 起监督和指导作用。活动频率:2周1次。

1. 2. 1P阶段 ①找问题:针对本科2015年1~6月18例患者UEX的现状(发生率为32.1%), 抛出活动的主题是如何降低躁动UEX的比率。②找原因:圈长安排人员自制调查表, 内容包括患者年龄、留置尿管日期, 尿管固定方法、拔管前已有的防护措施、拔管时患者的意识状态、GCS评分,是否使用镇静剂, 有无家属, 家属是否知道患者拔管的危险性, 有无重新置管等进行调查。③针对调查结果, 组织全科护士发挥“头脑风暴”效应, 对已发生的18例非计划性拔除尿管的患者, 运用鱼骨图从“人、机、物、法、环”5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及讨论。通过鱼骨图的逐层分析, 小组成员从7个末端原因, 找出其中6个为主要原因:护理人员不够重视;躁动患者约束带固定方法欠牢固;尿管固定方法不妥;家属不够重视;宣教不到位;监控力度不够[2]。④6个月内将患者UEX的比率降低到5%以下, 围绕这一目标, 应用5W1H方法, 小组成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1. 2. 2D阶段 按照计划措施实施,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加强教育, 人人重视。护士长利用早上交班时间, 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 强调意外拔管的危害, 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 加强巡视。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且留置导管的患者, 护士针对性的加强巡视, 随时观察约束效果, 管道外露长度及固定情况纳入床边交接班必查内容。②躁动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肢体约束,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约束带固定方法的培训, 要求人人必须掌握, 并进行理论及现场操作考核, 考核成绩记入层级培训手册, 作为日后护士晋升的参考数据。③改良尿管的外固定方法。常规对患者尿管进行球囊内固定+蝶形胶布固定。石丽琴[3]指出予烦躁不安的患者留置导尿时, 固定导尿管不要过紧, 留有牵拉的余地。所以本研究中将患者尿管在距离尿道口约10~15 cm的位置用蝶形胶布固定在大腿内上1/3处。张庆等[4]指出临床上对留置导尿男患者采用从大腿上方绕行的外固定方法, 可增加患者舒适度, 并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同时减少皮肤压痕、导管扭曲折叠引流不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对所有患者, 不分男女, 均将尿管绕行大腿上方, 然后将尿袋经裤脚穿出, 固定在床尾约1/3处。特别指出本固定方法一定要使用康维抗返流尿袋(康乐保公司生产), 因该尿袋有120 cm超长导管, 完全不影响患者翻身, 更换床单[5]。④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引起患者家属的重视[6]。⑤对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 嘱家属不可随意帮患者解除约束, 告知发生自行拔除尿管的危险性。⑥加强监督, 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躁动患者的尿管固定方法及约束带的使用和固定方法, 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圈长,圈长再和组员一起分析探讨并及时调整措施, 再按照新措施实施, 保证QC活动的顺利开展[7-9]。

1. 2. 3C阶段 按照计划实施6个月, 收集的60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2例, UEX发生率为3.3%, 达到了预定目标5%以下。

1. 2. 4A阶段 圈长负责把QC活动成果标准化, 纳入层级培训内容。本次QC活动进展顺利, 无遗留未解决问题。

1.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UEX的发生率。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UEX发生率为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UEX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QC活动是指一个组织, 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是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质量问题[10]。此次QC活动的实施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同时也普及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护士主动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一次小组会议讨论中, 有护士提出, 在用蝶形胶布固定尿管时, 尽量固定在肢体偏瘫的一侧, 这样就可以使有力的那只手远离尿管, 减少患者UEX的可能性。2周1次的小组会议, 给大家提供了共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针对科室难题,共同寻找良策。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 积极性, 创造性及参与管理的意识,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责任心,还能加强护患沟通, 减少护患矛盾。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UEX发生率为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 在QC活动中, 通过标准的制定、执行、改进和修订等循环,每循环一次, 原有的标准要修改一次, 标准提高了, 质量也就提高了一个层次, 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对照组18例UEX患者, 有12例造成黏膜损伤, 尿道大出血, 均是请泌尿外科医生会诊, 重新留置三腔导尿管, 予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3 d后尿液变清, 无再出血;有4例重置尿管后见少量血尿,无作特殊处理;有2例可自行排尿。实验组2例UEX患者, 1例是术后6 h女性患者, 已清醒, 要求夜班护士拔除尿管,护士怕患者未能自行排尿, 未拔除, 后患者自行拔除, 因气囊水不足5 ml, 未造成尿道出血, 患者可自行排尿;另1例是烦躁患者, 因家人松开约束带造成患者自行拔除, 尿道有少量出血, 予重置尿管后行膀胱冲洗一次, 无再出血。

综上所述, 开展QC小组活动不仅降低了躁动患者UEX发生率, 还充分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 邢文英. QC小组基础教程.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8:8.

[2] 李爱文, 李春霞, 谢雅莹, 等. QC活动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拔除胃管中的应用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16):2255-2257.

[3] 石丽琴.留置导尿患者护理中的循证护理.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3):92-93.

[4] 张庆, 管玉梅.男患者留置导尿体外引流管两种固定位置效果比较.护理学杂志, 2012, 27(20):73-74.

[5] 冯青云, 张冬英, 刘美芹, 等. 护理品质改进活动降低老年病人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发生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20): 3199-3202.

[6] 覃秋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杂志, 2016, 15(4):68-70.

[7] 何影, 李欢, 李文强. 品管圈活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评价. 中国校医, 2016, 30(8):634-635.

[8] 冯丽钦, 牛玉萍, 展丽元, 等. 分时段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CCU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中国循环杂志, 2013(s1):255-256.

[9] 施宇, 刘文平, 李秋儒. 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临床分析与应对措施. 吉林医学, 2013(8):1557-1559.

[10] 陈桂兰, 王芬, 戴秀娟, 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8): 75-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3.105

2017-04-13]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计划性尿管躁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