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

2017-08-07钞丽红

关键词:血钾氨酸心肌梗死

钞丽红

(隆化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8150)

·临床交流·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

钞丽红

(隆化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8150)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及单纯常规治疗进行疾病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及血钾、血镁浓度指标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门冬氨酸钾镁;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失常;治疗方法;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在心内科较为常见,梗死后心肌因为持续的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并发严重的低钾血症及低镁血症,最终出现心律失常,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故在患病后应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治,以保证患者生命[1]。为了研究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疾病及治疗相关的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小52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61.13±3.1)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最小50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63.02±3.5)岁。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对比结果有效。本研究的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2 治疗方法

设定一个疗程的时间为2周,全部患者均在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全部患者在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如吸氧、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硫酸镁、氯化钾等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以门冬氨酸钾镁(国药准字H20031097)治疗,将50ml药液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5天后改为门冬氨酸钾镁片口服,3片/次,2次/d[2]。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心前区不适的症状完全消失,心率恢复正常,早搏完全消失或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90%以上;有效:心前区不适的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早搏改善幅度在50%~90%;无效:心前区不适的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或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浓度观察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别,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浓度比较(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浓度比较(mmol/L,±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血镁浓度 血钾浓度观察组(n=30)治疗前 0.634±0.121 3.524±0.521治疗后 0.800±0.075* 4.712±0.721*对照组(n=30)治疗前 0.642±0.112 3.712±0.481治疗后 0.716±0.134* 4.172±0.436*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因为发生了低血钾、低血镁,故其死亡率较高。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机体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腺苷酸活化酶被激活,血清中脂肪酸含量升高,该物质可与镁蛰合成不溶性盐,导致血清及细胞均处于低镁状态。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后,醛固酮含量较大,促使镁离子大量的经肾脏排出体外,低镁症状加重,继发低钾,心肌自律性升高,机体最终表现为心律失常[3]。

门冬氨酸钾镁由门冬氨酸钾盐和门冬氨酸镁盐混合而成,该药物的细胞亲和力较强,可有效促进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改善细胞除极作用,保证心肌收缩正常进行。镁离子主要用以合成高能磷酸酯和糖原,保证门冬氨酸钾盐正常发挥其治疗效果。保证心肌收缩正常,功能得到改善,纤维蛋白加速溶解,血液粘稠度降低[4]。

综上所述,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1]刘瑞浩.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0):1220-1221.

[2]何健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0):98-99.

[3]欧秀成.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7):1363-1364.

[4]彭小江,王 强.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6):5389-5390.

本文编辑:李 豆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7.04.15.02

猜你喜欢

血钾氨酸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同储运条件对UHT 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的影响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276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