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共创:“变现”高校科研能力
2017-08-07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创业与创新副教授
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创业与创新副教授
邹 波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权晓泓加州州立大学圣何塞分校商学院创业创新副教授,IEEE技术和工程管理部领导组成员
机会共创:“变现”高校科研能力
文 / 孙 黎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创业与创新副教授
邹 波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权晓泓加州州立大学圣何塞分校商学院创业创新副教授,IEEE技术和工程管理部领导组成员
与硅谷的科技创新生态相比,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商业化是缺失的一环,如何实现学者与企业的机会共创?
最近某机构发布“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通过各种数据对高校的创新力进行排名。这些数据包括科技经费总额、人均科技经费、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目、ESI世界前1%学科数目、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数量等,这在双创的热潮中当然很夺人眼球,但这些研究、专利有多少真正产业化、推动科技创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呢?就创新指标而言,最具说服力的应该是发明专利授权量。美国发明专利占其专利总量的85%左右,而中国同一指标仅占15%左右,故这一点中国整体上已经明显落后。而衡量大学创新力的这些指标中,科技经费的指标往往成为误导。美国大学在过去50年的创新创业、产业化历史中,就发现大量的经费被滥用,大量科研成果闲置浪费,很多专利也未能转化成科技产品。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著名的《拜杜法案》,极大地推动大学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专利并进而商业化。 Stuart & Ding发现美国前二十所大学的科学家积极从事产业化,几乎是其他大学的三倍;有博士授予点的大学有更多的科技学者转型为创业家。例如,笔者之一的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鼓励教授用20%左右的时间从事创业或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活动。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为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大学应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心引擎”,大学产业化在过去50年有了长足的发展。Van Agtmael and Bakker 则在最近出版的《智能转型: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中提出,美国许多中小城市过去由于全球化的离岸外包而遭受重创,但在当地大学的智力资本的带动下,重新焕发活力。例如通用电气将下一代超轻节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中心设在了密西西比小镇贝茨维尔(Batesville),因为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已经与通用电气取得了很多合作。作者之一在今年春假回到母校达拉斯德州大学,看到华为、中兴通讯的巨大标志就在大学边上闪耀,大学的工程学院就与华为有很多科研项目的合作。美国大学的产业化正进入一个新的有效组织的阶段,美国大学产业化能给中国什么样的启示呢?
我们提出一个双向共赢、机会共创的观点,期望能对中国大学的双创热潮提供一些引导。
大学生态系统中的机会共创
作者之一在最近《创业理论与实践》学报提出机会共创的观点,应用在科技学者创业的环境中,就是科技学者可以与产业中的企业、研发机构、政府、领先客户以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客户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实验室与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学者与企业界人士不是一个单行线,而是双向交流,共同创新机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学者也可以实现向创业者的转型。在机会共创中,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大学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 1)。
机会共创需要各个创新的利益相关者群策群力,共同参与一个共同选择、共同建设的过程。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共同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上,相互匹配与选择,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创新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往往会有不同的利益冲突,但通过协商、调节,最终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参见本刊文章《迭代创新》,2014年第6期),科技学者应该展现出创业者的领导力,形成不同层面上的互动圈子,从而产生新的市场与机会。各种新的知识与技术得以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迅速转移、扩散、学习,从而实现Van Agtmael and Bakker 所发现的“智带”中广泛实现的“智力共享”,促进跨学科项目的集体合作、开放式的信息交流、产学研合作,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紧密配合、共同发挥,组成创新的生态系统。
机会共创的基石在于为每位参与的利益相关者都创造一个新的、独特的价值。一旦机会与市场被共同创造出来,创业家就会不遗余力地去抓住它。如果每位利益相关者都不斤斤计较于成本,或者不恰当地利用其他利益相关者,而是遵循机会共创的逻辑,那么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能抓住共同机会带来的新价值与利益。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就与多家公司合作,创办“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连接不同的研究领域,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微电子、设计、机器人学、商学、金融科技、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等,同时接入不同的大学,并将年轻的创业团队与导师相连接,提供天使基金和工作空间,孵化出了大疆等一系列明星科技公司。
如何创建机会共创平台?我们认为,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在角色定位、身份认知等方面寻求转变,并掌握合作技能,跨越边界。
表 1 各个利益相关者在机会共创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角色转型:从学者到企业家
在各种不同的社会互动中,人都会定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规定了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科技学者和创业者作为两种不同角色,在价值观、行为规范、过程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 2)。
当一个人身兼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不能相互兼容时,就产生了角色冲突。例如,在我们的一个研究案例中,王教授是国内某知名工科大学的副教授,从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耕耘多年,成果颇丰。在国家“双创”政策的鼓励下,他想利用手中掌握的技术进行学术创业,加之南方某城市诱人的创业条件,经过权衡,他于去年注册公司,入驻该市孵化器。一年后,他接受我们的访谈,却鲜有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创业后的无奈:自己是副教授,还希望再晋升,但时间有限,没有精力再去专心写研究文章;以前一直在高校,处理高校的人际关系与处理客户、员工、政府的关系大不相同;每个月都要两个城市来回跑,家庭的责任几乎无从谈起……类似这种角色冲突的现象在科技学者创业过程中非常普遍。
表 2 学者与创业者的角色对比
显然,王教授就面临着严重的角色冲突问题,不突破这种角色冲突,不实现角色转型,就很难实现创业成功。Jain、George和Maltarich对70余位美国的学术创业者进行了访谈,提出了两种角色转型的方法,可供借鉴。第一种方法是授权,比如,科技学者可以聘用专门的管理团队对其创办的公司进行管理,可以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事宜交给学校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来处理等,通过授权,科技学者尽量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技术研发方面,避免两种角色的冲突。第二种方法是缓冲,当学者和创业者两种身份冲突严重时,科技学者需要权衡优先性,优先根据某种身份的行为规范开展活动,暂时将另一种角色搁置下来。
身份转型:认同创业者的身份
如果说角色框定了个体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的话,那么如何按照这种行为规范行事,如何履行好角色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则受到其社会身份的影响。所谓社会身份,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意识”。在对上文中的王教授进一步的访谈中,他谈道:“这一年来,我一直在考虑,我究竟是谁?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创业者?从内心来讲,我还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学者,我觉得创业者对我来讲还很遥远。”可见,在王教授心中,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创业者身份,也没有对创业者这个群体产生认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抑或对其所属的群体认同感不强,那么他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身份的行为期望呢?
麦克亚当斯(McAdams)给身份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发端于一个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具有偏好性的选择,且已内化并不断演化的故事。想一想马云在不同场合重复十八罗汉创业史、与孙正义6分钟的融资传奇,就不难理解故事对一个人身份塑造的作用。当一个人总是以自己的创业历史为荣,不断述说创业中的各种经历时,就是在不断强化他对创业者身份的认同。从这一角度来讲,科技学者敞开心扉,向别人述说自己的创业经历,不失为一种强化自己创业者身份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另外,多与其他创业者交朋友,参与校友会或者各种行业协会组织的企业家交流活动,聆听其他创业者,特别是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也能够给科技学者带来共鸣与启迪,唤起他们对创业成功的憧憬,有助于科技学者更好地理解创业者的身份。
表 3 科技学者跨界合作的收益
打破边界:从“科学”到“商品”的惊险一跃
有了创业者身份的认同,进一步就需要付诸实施。科技学者需要善于打破边界进行跨界合作。笔者之一所在学校的某科研团队主要从事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该团队已经在国际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一些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商业化价值。该团队的领导者希望带领团队实现从“科学研究”到“产品生产”的学术创业,然而却举步维艰,一些非学术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这种新的技术能否被市场采纳?一些基础配套措施如何解决?不同省份政府的扶持政策不一样,选择到哪里落户?如何才能获取风险投资……
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要经历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漫长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学者所擅长的往往是这一链条的上游——掌握关键性技术,然而这只是整个链条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科技学者是在象牙塔的真空中挑选问题,没有企业合作伙伴的参与,没有对用户痛点、市场规模、竞品和机会窗口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很容易掉入闭门造车的陷阱。因此,对于科技学者来讲,要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必须打破边界,破茧重生,通过积极与企业、政府、投资机构等进行交流合作来打通这一链条的各个环节,共同创造新的机会。科技学者打破边界,跨界合作的收益见表 3。
表 4 科技学者实现机会共创的技能
掌握合作技能:融入双创生态
科技学者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合作、实现机会共创呢?他们应该掌握一些特殊技能。例如“金字塔型搜寻”,与行业内的领先用户合作、与行业内的高手过招,可以有效地解决创新中的盲目搜索过程,提高与最佳合作伙伴的协同效率。科技学者可以向不同领域的各类专家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组织中或其他地方,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了解的专家是谁?”通过不断地问这样的问题,科技学者就可以找到最有能力的合作专家,从而解决技术产业化中的各种难题。
科技学者也可以应用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中的一些原则与合作者建立共赢关系。例如建构主义原则(Constructionist Principle),科技学者认识到合作双赢的前途在于建构,用积极、赏识的态度对待各种合作者,用愿景指导、解读和分析合作方式。科技学者也可以应用诗歌原则(Poetic Principle),将合作看作一篇美丽的诗歌,与所有合作成员共同写就歌唱。在这个创业如诗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内容加入,不断有新的创意出来,高潮与沉息,欢乐与忧伤在合作中永不停息。
我们用表4总结出科技工作者在向创业者转型中需要的一些技能与方法。
最后,在这个机会共创的大舞台上,科技学者应该将大学实验室视为知识流动的共创平台。正如德鲁克所倡导的指挥角色。在产业组织进化的第三阶段,管理者应该像交响乐队的指挥一样,通过他的想象力和领导力,将乐队的各个乐器融合成精彩的乐章。这种指挥的能力将极大地推动知识型社会中信息的无边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