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主政西南的主体责任意识

2017-08-07卜行觉

党史文苑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主政官僚主义责任意识

■卜行觉

精华选读

邓小平主政西南的主体责任意识

■卜行觉

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正值中共进城“赶考”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当时,摆在他与西南局面前的“考题”可谓错综复杂、艰深难解,而承担重担的西南党组织不仅存在党员干部严重不足的客观困境,且存在部分干部在胜利面前滋生骄傲自满、功臣自居、贪图享受、官僚主义等主观倾向。

西南公安部的一位干部,就曾向组织讨价还价:“不让我当处长、副处长,让我当科长不干。”少数党员干部为本单位和个人争要房子、争坐汽车,他们说:“重庆城山高坡陡,爬坡上坎,走不上五里地就走痛了,不配备小车怎么行呢!”一些进城干部无视政治条件和社会道德,一朝“富贵”便想甩脱糟糠之妻另寻新欢,“有的甚至使出流氓威胁欺骗的手段”。命令主义突出表现在征粮工作中,有的部门为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同时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也很突出。譬如一位因病掉队被迫流落街头的二野战士,被人发现后交到重庆市军管会,可接待处理的人却麻木不仁,“仍推他出去,使他匍匐转找二野司令部”。此事就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重庆闹市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毋庸讳言,刚从革命转变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既面临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面临治理反腐能力的重大考验,若不能解决好这些“正在发展的蜕化、腐朽思想”,无疑会对革命事业带来严重伤害,难以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邓小平高度重视西南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的不良倾向,以“胜利了的党对党员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的从严治党理念,以高度的主体责任意识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抓住关键节点开展党政建设。1950年5月,西南局根据中央部署开展整风运动。邓小平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认为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主要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和干部中的蜕化腐朽思想。针对当时一些干部的官僚作风,他提出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名词“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深刻揭示官僚主义的本质与危害。他还特别举掉队二野战士流落街头的事件为例,痛斥官僚主义的危害,提醒西南党政军各级要关心群众疾苦,增强群众观念,认真纠正错误,肃清恶劣现象。

抓住责任主体推进党政建设。西南局时期,邓小平极端重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问题,强调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认为党的各级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尤大”,只有“区党委、省委、军区、兵团和中央局、大军区几级领导同志严格律己”,才能克服一切享乐腐蚀思想,承担起建政初期的繁重任务。在“三反”运动中,为增强各级干部主体责任意识,邓小平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带头进行自我反省,认真检讨工作的得失。为此,西南局规定了六项办法,以突出“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干部带头这个关键开展三反运动”。

建立监督体系促进党政建设。进入西南不久,邓小平深感尽快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必要性,由此指示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建立和加强起来,认为“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守法的重要武器”。此外,邓小平大力支持舆论监督,认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1951年夏,《新华日报》发表文章对重庆第三区人民政府提出批评,当时的区政府不仅抗拒批评,还追查批评者的姓名和住址。对此,邓小平专门致信报社,要求顶住压力,坚持真理不动摇,且责成重庆市委、市政府直接干预,追究责任,以教育党员和干部。

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在政权建设和党建方面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无不鲜明地展现出强烈的主体责任意识,其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

重视廉洁问题,强调过好“胜利关”。执政之初,邓小平就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对党如何过好“胜利关”的重要性有深刻预见。他认为在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始终贯穿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种因素的斗争。在革命胜利之后,消极因素就体现为各种“腐朽蜕化思想”及行为,它会侵蚀革命阵营中警觉性不强的人,破坏党的团结、腐蚀党的力量、松懈党的斗志。因此,共产党人只有克服这种消极因素,才能交好进城“赶考”的答卷,过好“胜利关”,否则敌人就可能“转到我们内部来瓦解我们,那是最可怕的”。

维护中央权威,创造性贯彻中央精神。邓小平坐镇一方,主政西南,既能以“两个务必”为圭臬,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又能创造性贯彻中央精神,在从严治党、勤于理政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例如,在整风运动中他推行先从高级干部开始,后至一般干部的工作步骤,以高级干部的率先垂范引领整个运动的做法,就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高度赞赏,并将之推广到其他各中央局,要求“亦照此步骤部署进行”。

坚决惩处贪腐,传导压力教育干部。主政西南初期,邓小平曾指出:“对于取得革命胜利的党的要求,是要严还是宽呢?对于干部,特别是对老干部的要求是要严还是要宽呢?我们的回答是应该更加严格,对党的组织要更严,对干部的要求要更高。”正是基于此,他对领导机关的不良倾向毫不留情,对领导干部的贪腐行为坚决惩处,而对领导干部中的先进模范也不吝表扬,以此既传导压力,也传导鼓励。例如,针对当时“婚姻改组”之风,邓小平就抓住贵州省绥阳县县长李民重婚这一典型,指示西南高级法院依法严肃惩处,最终使其受到开除党籍、公职和判刑一年半的严厉处罚。此事经《新华日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不仅警示了党员干部,也有力地遏制了“改组”歪风。

题图 一九五〇年元旦,邓小平检阅庆祝解放的重庆市民游行队伍

(本刊编辑部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责任编辑/陈 洪

所失却的只是锁链

背景介绍

1933年4月23日,《红色中华》文艺副刊《赤焰》推出《五一纪念专号》,发表了4个版面关于五一劳动节的作品,其中第2版《五一要检阅我们的力量,来争取苏维埃革命的胜利》通栏标题下面,刊出了一幅《所失却的只是锁链》的漫画,画中一位愤怒的工人,赤裸着上身,猛烈地挣断身上的锁链和木枷。漫画表达了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在参加砸烂旧社会的革命运动中,他们失去的东西,只是限制他们自由的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一幅著名的漫画,苏区时期曾经广泛使用,不同的报刊均有转载。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主政官僚主义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妙取喉中鱼钩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习仲勋受命主政中国“南大门”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习近平主政地方廉政建设思想和实践研究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