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从战斗力上创建威武之师

2017-08-07程世春

党史文苑 2017年13期
关键词:纵队人民军队战斗力

■程世春

朱德:从战斗力上创建威武之师

■程世春

能打仗、打胜仗是人民军队的天职,如果不能打仗,人民军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入党之前曾是滇军高级将领的朱德,久经沙场,深知战斗力的重要性,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始终抓战斗力建设。

南昌起义胜利后,从8月3日起,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起义部队在前委领导下,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赣南进入广东,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南下途中,起义军不断与国民党军队激战,损失惨重。

朱德率领的第九军教导团及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撤离广东三河坝时,部队只剩下2000多人。这时,传来起义主力部队被国民党军打败的消息。孤军奋战中的朱德,心情沉甸甸的。他召集陈毅、王尔琢等人商量,如何稳定军心。朱德坚定地告诉大家:现在主力完全失利,群龙无首,“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听了朱德的话,大家热血沸腾。陈毅第一个站起来表态,说:“我要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同志都纷纷表示,要把革命坚持到底。

当时,这支部队的情况非常糟糕。部队既没有援军,也没有供给,又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不断有人牺牲于国民党军队的袭击下,死于饥饿寒冷;也不断有人带枪离开部队,甚至“师长、团长均皆逃走,各营、连长亦多离开”。不少官兵相继离队,有的人甚至带着一个排、一个连公开离队,有的还在继续散布失败情绪,要求解散部队。部队眼看就要垮了,南昌起义留下的这点革命火种,有随时熄灭的可能。每天出发前,朱德都会发出行军命令,但是由于部队严重减员,建制散了,传令兵经常连接受命令的单位都找不到,只好站在路口,见到一个连长,哪怕是一个排长或班长,都把命令给他看看。部队来到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时,只剩下1000来人了。每个人都考虑着同样的问题:现在部队失败了,到处都是敌人,我们这一支孤军,一无给养,二无援兵,还能打仗吗?

此时的朱德,心急如焚。如何把这支即将瓦解的部队凝聚起来,重振士气,提高战斗力呢?朱德抓住组织这个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整顿。朱德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转到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这时部队更涣散了,由三部分集拢在一起,有周士第的一部分,有潮汕撤出的一部分和我原来指挥的一部分,七零八落,没有组织。有些人中途跑掉了,留下的人也还有继续要求走的。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在天心圩进行了初步整顿,召集军人大会,说明革命形势和任务,指出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以鼓舞情绪和坚定信心。”

在天心圩召开军人大会的朱德,由于连续作战,营养缺乏,休息不好,面黄肌瘦,但他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他站在高地上宣布:今后这支队伍由我和陈毅领导,愿继续革命的跟我走。“如果你们不愿继续奋斗的,可以走出,只有十支八支枪,我还是要革命的。”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革命,好比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俄国革命一九○五年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一九一七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现在也是黑暗的,但黑暗遮不住光明,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就能成功。

朱德的讲话,犹如黑暗中的一把火炬,让官兵们眼前亮堂,增强了胜利的信心。离队的人终于渐渐少了。剩下的人虽是衣衫褴褛,却挺直了身躯,抖擞起了精神。时值10月,天气渐寒,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好像燃烧着一把火。朱德原先认为,部队大概能有300来人坚持下来,只要有这300人,他就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最后,有900多人坚持了下来。

1927年10月底,部队来到赣粤边境大余地区时,恰好国民党粤系、桂系、湘系军阀正展开混战,无暇追击南昌起义的部队。朱德、陈毅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领导部队适时地进行了一次整编。首先是整顿党团组织,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当时,党的组织没有公开,朱德和陈毅就采取秘密方式,重新登记党员、团员,然后把他们充实到各个单位。由于每个连队都有了党员,在这些党员的带动和影响下,连队稳定了下来。这次整编将部队编为一个纵队,纵队成立一个党支部,由陈毅担任支部书记。同时,选派一些优秀党员去基层担任指导员,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

部队整编为一个纵队,是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的。这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部队,自南下以来一路作战,建制早已被打乱,原来的军、师、团都成了空架子,已不适应新的情况。整编后的部队对外称“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由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纵队指导员(即党代表),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纵队下分三个支队,共有7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特务连。整编之后,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朱德自豪地说:“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11月初,起义军到达江西崇义的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山区,朱德又对部队进行了整训。首先是整顿纪律。在这以前,虽然朱德、陈毅一直很重视部队纪律,但在转战途中,还是发生过少数违纪行为。部队要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物,强化纪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规定募款和缴获要全部归公,只有没收委员会才有权没收财物,并对官兵进行了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其次是军事训练,每隔一两天上一次大课,小课则天天上。还提出新战术,即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开始向游击战争的方向转变。在战斗队形方面,由一线式改为“人”字式。

从习惯于打正规战转到训练打游击战,是起义军在战略战术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朱德曾说:

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的方向,不是采取过去占大城市的办法,而是实事求是,与群众结合,发动群众起义,创造革命根据地。战术也变了,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有把握的仗就不打,不打就“游”。方向正确,革命力量就能存在,而且还能得到发展。

朱德领导的这三次改造部队的活动,被史学家们称为“赣南三整”。在“赣南三整”中,朱德创造了融思想教育、组织整顿、军事训练为一体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使得这支部队在与强大敌人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得以不断发展。

解放后,有人曾经问朱德:“听说三河坝失败后,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动摇和混乱现象,当时您号召说,谁愿革命就跟我走。”朱德回答说:“有这样一回事。你们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把它看作是集体的事业,看作是党的领导。当时我所讲的,也并不是我个人独到的见解,而是革命的经验。在当时的情况下,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革命形势,指出革命是有前途、有出路的,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大家的革命意志。部队要巩固,就要经常在部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工作,最基本的是要依靠党的组织。那时党员比较多,把党的组织加以整顿以后,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就依靠他们去巩固队伍。”朱德的这一回答,揭示了南昌起义部队由失败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从思想上、组织上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高部队战斗力。

部队在朱德的率领下,不断打胜仗,队伍不断壮大。1928年4月28日,朱德带领这支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这就是朱毛红军。朱毛红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敌军闻风丧胆,成为中外闻名的一支人民军队。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下,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的无产阶级军队诞生了!这支军队一诞生,就呈现出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人民军队形象,又历经革命战争的磨砺,最终跻身于世界强大军队之中,令全世界瞩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成功解决了创建人民军队最重要的问题,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

责任编辑 /张荣辉

猜你喜欢

纵队人民军队战斗力
“和”文化激发偏远井站战斗力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动物军团的战斗力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人民军队忠于党
战斗力大PK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八路军第1纵队始末
人民军队的第一所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