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2017-08-06殷伟
殷伟
(江苏镇江景城幼儿园)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园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不仅包括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等教育效果,同时还包括规范办学、校园文化、品牌特色等形象内容。为了適应时代潮流,办出、办好、办精“安全为先、规范办学、保证质量、力求特色”的幼儿园,幼儿园管理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
我园地处人口迅速上涨的区域,面对周边适龄幼儿人数激增的压力,幼儿园从筹建到正式开园需面对“时间短、进程赶”的问题,可以说“万事俱备”太匆忙。更为棘手的是,只有一支平均年龄仅23.3岁的年轻队伍,其中应届毕业生47.6%、1~3年工作经验占总数的38.1%、5年以上工作经验占总数的14.3%,这对于管理者而言,在面临现代化高标准办园要求的形势下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一、建设幼儿园条线管理模式,科学提高管理效能
我园在开园初期,就根据幼儿园事务制定了幼儿园网络管理图,由园长室往下设立行政部、教科部、宣传部以及后勤部四个部门,明确分工职责后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中层岗位竞聘,对成功招聘的部门负责人进行中层岗位培训,并由他们再招聘自己部门的兼职成员,形成由上往下三级管理模式,真正体现了教师“自主管理、相互监督”的地位与作用。要转变“以点到面”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中层、年级组长参与园务决策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实行“重大事由园务讨论,具体事务级组落实”的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幼儿园中层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幼儿园日常工作的秩序性和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后期伴随办园规模的扩大,幼儿园各项事务也在不断增加,人员也出现变动,为了进一步巩固三级管理模式,达到“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变动而影响一条线的事务”目标,幼儿园在每学年底会根据管理运作情况及时调整人员配置,将职能部门进一步“细化合并同类项”,调整为行政部、教科部、企划部、家园部、后勤部、信息部和教师发展中心七个职能部门,并且设立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助理,以此做好后储干部的培养工作,一旦出现人员变动马上有人可以顶岗,各部门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形成稳固的、发展的、螺旋上升的管理框架。
二、引入奖惩考核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我园作为一所年轻的幼儿园,大多数教师基本来自应届毕业生,进入幼儿园如同踏上岗一条新的起跑线。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在成长的舞台上给予教师公平公正的机会,园务委员会向全体教师征集合理化意见,制定幼儿园量化考核评估细则,设立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卡,记录教师个人成长足迹,并作为教师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的基础依据,我们还完善了《教科研激励制度细则》,对教学科研成果明显、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优先奖励、优先培养,让每位教师重视个人专业成长积分,形成你追我赶的架势,变“你让我干”为“我需要干”,实现管理的有效与高效,真正提升工作质量。
另外,为了加强幼儿园三级管理模式,针对教师所承担的除教学以外的各类兼职工作也设立相应的奖励细则,鼓励教师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发展其他专业特长和管理能力,有效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创新争优意识与活力。
三、发扬民主作风,创设多元沟通模式
(一)坚持教代会制度
我园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上,坚持民主作风,给教职工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例如每学年末,由工会发放合理化建议表,每位教职工可就幼儿园一学年工作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园方代表对合理化建议逐条进行回复,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均需通过教代会通过后方才真正生效。
(二)成立家委会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鉴于此,通过自荐、审核、筛选成立园级家长委员会和伙食委员会,班级成立班委会并推选家委会主席,以此来壮大教育队伍,起到更好地服务和监督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作用。每学期定期召开家委会,就幼儿园重要事务共同进行商讨,并对家长问卷和园长接待日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予以解答。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了解更多幼儿园站在孩子角度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事实证明,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使得一所平均年龄在23.3岁的年轻幼儿园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被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促使众多90后教师在仅有5年以内教育经验的时间内成长为幼儿园骨干教师,成为一批具有管理经验的储蓄干部。
综上所述,能够提高人积极性、责任感和成就感的管理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因此构建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在做到以人文价值为前提的基础上,必须提高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给予足够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从内心层面帮助教职工内化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发他们事业有成、心有所属、健康快乐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周红梅.当前幼儿园结构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5).
[2]牛章叶.结构游戏的意义及其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2).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