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探析
2017-08-06谭树衡
谭树衡
(湖南省耒阳市仁义镇中心完小)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等特征,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具体教学中注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深究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数学思维培养,同时采用合理、有效、多元的评价形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通过阅读文献和实践调研,发现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多从策略、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成效较为显著。但是,仍旧存在逻辑不清、实践不具代表性等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培养策略角度出发,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这一主题,结合教材实际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为自身及他人后续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一、鼓励质疑,培养深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另一方面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依靠具体表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尚不成熟。这种特质之下,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具体事物,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不合理之处,注重加强对学生认知方向的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意识,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具体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不盲从权威,强化质疑精神,同时采取多重措施,为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提供合理的环境保障。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我选取了适当方式对学生质疑精神和深究精神进行培养。质疑精神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名为“我来找茬”教学案例设计,主要包括一些正确语句和明显错误的语句,如“小明今天早上起床时,用了一年的时间,穿好了衣服”等。请学生结合自身认知体验,相互讨论,对语句对错进行评判,在评判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质疑精神,并且进一步培养了对时间单位的形象感知。深究精神方面,主要体现在作业方面,我布置了课后作业:寻找家中代表年、月、日的计时器。学生在具体行动中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体验。
二、转变观念,创新教学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承担重要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状态,转变教学观念,由单纯重视数学知识传授转变为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思维培养并重。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象:在传统教学组织形态下,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倚重讲授,学生参与度并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借鉴最先研究理念、教学方式,通过教学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创新,借此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角的度量”教學过程中,我从自身角度进行了积极转变,由原来的教师主导改变为教师引导教学。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有关“角的度量”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究。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在一旁负责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引导。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尊重差异,个性培养
不仅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任何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上都会存在差异,然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相对来讲差异较小,可塑性较强。对于这种特殊情况,尊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尤为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正视这一现状,进而缩小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理念和实践的双尊重。同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个性化培养,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兴趣、学习动机、已有数学经验和水平等,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有关“百分数”的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差异,并且尊重这种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采用了分层教学方式。对于知识储备较好的学生,借助课本教学内容,辅之以言语讲解和教具直观展示,向学生讲授“百分数”这一知识点,保证了教学效率。对于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我借助Flash制作了动态饼图,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了百分数的有关概念和具体意象,学生掌握效果较好。
四、多元维度,激励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较为注重学生书面考试的成绩,有的评价模式甚至把它视为唯一的指标。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获得全面评价,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过于注重数学知识讲解和练习的现象,从而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多元的教学评价维度。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和学习体验。”达成这一目标,需要采用激励性评价,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热情。注重激励评价并非毫无目的和原则地鼓励,要关注行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在“圆”“比”“分数除法”等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多元的教学评价模式,不仅考虑到学生对这些难度相对较高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更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实践、进步程度等纳入教学评价模式,形成了“四个方面、八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还对基础相对一般但获得了进步的学生给予了高度肯定,旨在通过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体而言,专注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必须注重知识的讲解,不可忽视这一方面。知识不仅是数学思维能力的载体,更是其外显形式,必须予以重视。只有双向齐下,才能形成目标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史春凤.浅析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26):203.
[2]谢家燕.浅谈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法的研究[J].未来英才,2016(20).
编辑 彭 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