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段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8-06盛秀梅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盛秀梅

(江苏省新沂市桥口小学)

摘 要: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是新课改的主题,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从预习任务的设计、课堂互学交流以及多元评价等几个方面,论述小学高年级段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策略;预习学案;互学交流

学习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决定学习成绩优劣、学习效果高低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心,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关注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从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的指导等入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向初中阶段学习的过渡。

一、设计预习学案,培养自主预习的能力

所谓预习,简单说就是“先学”。“先学”包括阅读、质疑和操作等几个环节。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的起点

课前预习,如果没有一定的依托,多数学生习惯从头至尾看一遍教材,预习只停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为此要改变无效的预习行为。预习学案的问题设计和方法的指导是有效阅读教材的关键,是有效预习的起点。

教师设计的学案,首先要明确预习内容,指出具体的方法,抓住重点的概念、公式等反复读;找字里行间、公式等之间的关系,对比读;找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重点思考;对于实践性的操作活动,做中读、读中做;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并对其进行了解与思考等。

2.鼓励质疑和操作——保证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应有目的性,教师的指导——预习学案的设计,应突出目的性和指向性,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依托问题,敢于质疑,再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和实践操作。

如探索圆周率的值的问题,通过“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引领,学生自主进入实践操作的层面,明确了解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量出准备的四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比较一下,四个“商”的值是否接近,是什么数?

“展开与折叠”的预习,引导学生试着沿不同的棱展开,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展开图不同,进而进一步质疑:到底有多少种方法,有什么规律?……

这些问题,学生课前可能不能自主解决,但带进课堂以后,在课堂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合作得出11种展开图,有效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二、课堂互学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分工合作式

开放课堂的主要方式是合作学习,合理划分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组员担负不同的任务,如上文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的问题,可以由每一个成员负责量、计算其中的一个……在个人探讨的基础上,再阐述小组对问题的思考,共同完成数学预习的汇报。

2.交流倾听式

交流是合作的方法,也是展示的方式。对于一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自主思考后,彼此交流,从组员、班级同学的发言中发现思维的亮点,找到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

3.表述辩论式

预习中学生可能存在思维问题,让学生组内、班级间交流,如果问题得不到和谐一致,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各陈其词、各述其说,在辩论中让知识化归本质,达成统一意见。

4.合作测试式

在“方程”的学习中,教师在课之伊始,检查学生完成预习学案的情况后,呈现解方程的问题,检测预习效果。如,2x+6=10,0.5x×(-2)=24,3x+4=40,2/5x-3=5,8x-4=4x…再给出看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如图: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计,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当然,这样的练习,也可以放在一节课结束之后,以起到当堂反馈之效。

三、关注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喜悦

注重结果性的评价,会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同时,教师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给学生以“引导”和“示范”,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的评价应体现“参与者”“促进者”“引导者”的多重作用。

如,“长方体展开图的11种方法”的探讨,每一个学生都自主探讨出所有展开图的方法是不可能的,但学生每找到一个展开图的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找到更多的方法。简单的评价和激励,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乐此不疲。

除了注重思维的引领、参与过程的评价之外,教师还应关注“捆绑式”评价,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在“团队”中成长,让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辅相成。

高年级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升入初中后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注重多措并举,为学生构建会学、善思、乐于合作的交流平台,搭建着眼于过程、注重发展学习的平台和教学模式,从而切实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艳.突出能力培养,促进素质发展: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38).

[2]刘体美.探讨小学数学学生自能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3]杜木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推进“自能学习”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6(5).

编辑 彭 锁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