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学段儿童诗的记忆策略研究

2017-08-06张遐霞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儿童诗趣味性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摘 要: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颗宝石,闪烁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它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儿童诗作为最珍贵的那一颗,在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诗富有童真、童趣与童情,对于低学段儿童语言的积累具有基石性的作用,而如何有效地指导儿童背诵儿童诗,使其在积累语言的初始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低学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儿童诗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记忆儿童诗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儿童诗;记忆策略;趣味性

中国被称之为诗的国度,历来的经典诗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被人们所传诵,而诗词赏析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经典诵读”等活动,更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形式中,诗歌一直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而作为语言的艺术,儿童诗对于初识诗歌的儿童来说更具有如基石般的意义。在基础阶段,儿童是通过朗读与背诵诗歌来感受诗歌的意向美以及韵律美的,而如何朗读以及用何种有效的方法记忆诗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篇论文将讨论小学低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儿童诗的基本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趣味识记增强儿童背诵诗歌的积极性,不断积累语言。

一、小学低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一般是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尤其是一、二、三年级,他们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方式思考问题,而诗歌富有韵味性、短小精悍的特点恰好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与语言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特点包括语言、知觉和想象等几个方面。

1.语言发展特点

在学前阶段,儿童已经基本掌握了言语交流的能力,能顺利地与他人对话与沟通,在此阶段他们的口头语言比较丰富,能根据掌握的词汇进行造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在语句的通顺性以及连贯性方面比较欠缺,更多的是词语的堆积使用,并且词汇量有限,无法做到流利与通顺。因此,其语言能力有待发展。进入小学阶段,对语言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口头表达,而在小学阶段书面语开始进入儿童的视野,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前阶段以对话语言为主,而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独白语言,这就给很多初入小学的儿童造成许多困扰。

诗歌的简短性、趣味性、形象性正好弥补了这一阶段儿童的种种缺失。儿童诗的内容简洁、形式反复,意象更易于儿童接受,也易于儿童模仿,可以使儿童突破这一阶段语言能力发展的瓶颈。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成为儿童的一种心理需要,儿童诗在现行教材的选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知觉发展特点

根据日常的观察可以发现,儿童对颜色鮮艳的事物以及富有韵律性的音乐非常感兴趣,而儿童的听觉、视觉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强,通过颜色鲜艳的事物了解大千世界,通过听觉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并促进语言的发展。在儿童诗中,意象的色彩都非常鲜明。例如动物以及大自然中的种种事物,并且诗歌的韵律性更能激发儿童的感知,促使儿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3.想象发展特点

儿童可以称之为拥有想象翅膀的天使,他们的想象能力较强。学前儿童和初入小学儿童的想象能力几乎一样,在这一阶段,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而儿童诗中有很多的空白,这就给儿童想象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儿童可以通过儿童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填补诗歌的空白,这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儿童诗也成为培养儿童想象力的良好工具。

二、儿童诗的基本特点

诗歌作为世界上最基本以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致力于表达与阐述人们的心灵,而诗人要掌握丰富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并且按照韵律以及音节进行创作,就要用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以及情感来表现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儿童诗,其语言更加讲究,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本身的文学样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对象的特殊性。所以,除去诗歌本身的语言特质外,儿童诗还需要具备以下特质:绘画美与音乐美、趣味性以及口语化。

1.绘画美与音乐美

诗与画有着密切的联系,王维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很好地做出了诠释。但是相比诗歌的绘画美,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例如我国古代《诗经》的创作。我国古典诗歌更加注重诗歌的韵律与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一年级下册骆宾王的《咏鹅》:“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以直白的意象构筑了诗歌的整个意境,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易于儿童接受并且广为流传。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被选入了二年级上册,通过一年的语言积累与学习,学生已经能接受这些简单的意象并能根据录音以及教师的朗读划分节奏,这首诗更加深了学生对意象的理解与体会。

儿童诗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歌所用的色彩艳丽的一些诗歌意象中,而色彩性语言在儿童诗中随处可见。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中小燕子、麻雀和黄莺中对春雨色彩的争论。又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这首诗的色彩性非常鲜明,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颜六色的情境图。

2.趣味性

儿童诗的对象是心理以及生理等没有发展完全的儿童,注意力没有达到成人的程度,而如何增加趣味性成为儿童诗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另外,儿童诗必须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的内心感受,从而增加儿童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程宏明的《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这首诗通过比较兔子、猴子等动物的尾巴来说明这几个动物尾巴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本身对动物较为感兴趣,而把动物的尾巴比作各种物体来增加其形象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富有童真、童趣的形象更能鲜明地浮现在儿童眼前,更容易打动儿童的内心。

3.口语化

儿童语言的学习是从口语开始的,是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初入小学阶段,書面语言还比较欠缺。他们的思想大部分还是通过口语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因为口语是儿童最容易理解以及接受的语言。所以,儿童诗一般语言较为简短、句式紧凑,意象较为浅显易懂。

例如,叶圣陶先生的《小小的船》(选入一年级上册)。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首诗通过儿童化以及口语化的语言介绍了月亮的特点,这些词汇与意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口语化的语言易于儿童接受,并且读起来轻快流利,学生乐于去读,去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如何通过趣味识记增强儿童背诵诗歌的积极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两大能力——记忆能力和悟性能力,在不同阶段其发展趋势不同,儿童由于理性知识的缺乏,悟性能力较低,而这个阶段记忆力较强,所以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加强识记对于语言的积累以及培养审美情趣非常有益。而诗歌简短、韵律性强的特点更为背诵提供了方便,但是只是机械地记忆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如何增强背诵的趣味性成为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根据儿童的特点,结合诗歌的特点,增强背诵的积极性成为提高背诵趣味性的一种良好方法。

1.利用多种形式背诵

根据教学观察,初入小学的儿童竞争意识比较强,他们特别喜欢竞赛的形式,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个人比赛、快背、慢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这种形式中,学生一般会进行合作检查,同时还能锻炼儿童的交往意识。教师还可以设计诗歌背诵大赛,设立奖项,通过设置一定的时间以及规则进行评比,从而更好地达到背诵的目的。

2.创设情境背诵

在诗歌的讲解中,教师经常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进行范读,在诗歌的背诵中同样可以采取此种方法。例如,在背诵一首诗歌之前播放此首诗所描绘的情境画面,也可以在背诵时进行配乐,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和这首诗相关的环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描绘的意象与感情,从而促进背诵。

3.利用规律背诵

诗歌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是反复,所以儿童可以根据诗歌的这种特点寻找记忆方法,增强记忆的时效性。在反复运用较多的诗歌里往往只是个别词语的变化,认识到这一特点会大大缩短背诵的时间。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我爱白鸽;

……

这首诗都是以“我爱……”的形式写的,只是后面的词汇有所变更,如果掌握了这种规律,背诵相对就简单多了。

4.利用游戏背诵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是吸引其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游戏本身就具备趣味性的特点,在玩中背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例如,二年级上册的《识字7》,这首诗歌是一首拍手歌,可以进行两人拍手读以及多人拍手读,并且这首诗歌中有很多的动物意象,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游戏使枯燥的背诵变得有趣,可谓一举两得。

5.通过表演背诵

在儿童时期,“过家家”游戏深受孩子的喜爱,原因之一就是孩子们的想象力较强,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故事的主人公,而通过表演来背诵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做法。

如《走山路》(选自二年级上册)

早晨一片雾,

山里看不清路,

急坏了小猪、小鹿和小兔。

……

这首诗中有小猪、小鹿、小兔和秋风婆婆,而且这首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所以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根据故事情节来演绎这首诗歌。课前老师可以准备好头饰,让学生通过诗歌内容理解情境然后进行表演。

总之,儿童诗由于其趣味性、韵律性以及短小精悍的形式深深吸引了孩子。儿童诗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范例,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道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儿童诗的背诵,让儿童诗成为儿童语言积累的第一素材仍热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作者简介:张遐霞(1989—),女,汉族,山西忻州市人,研究生,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 任 壮

猜你喜欢

儿童诗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策略研究
轻叩儿童诗的大门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浅析趣味性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