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2017-08-05王戈朝
王戈朝
(甘肃省张掖市第三中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历史知识,还应提升师德素养,通过设计目标、课堂教学、情感体验等使学生厚植文化底蕴,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形成积极参与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情感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是实现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牢固的历史学科知识,具备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素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发展、历史人物活动,还应该关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一、教师素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基础
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教师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意识,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修身立德。尤其作为历史教师,既要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要在言论上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以德服人。
二、教学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施教学活动预期达成的结果。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但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特别是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述,更要仔细领会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与具体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清楚核心素养在本节课中实现的方法途径。例如,在设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地设定为“了解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而应设计为“了解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能够运用西汉疆域图明确西汉四至,通过梳理和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开疆拓土的措施,认识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这样的目标设计,不仅具体、明确,还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一项新课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倡导合作探究、构建多元评价,最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如在《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假如你是汉武帝,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大一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设身处地感悟历史的素养。
四、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历史教学不但要讓学生“学会”“会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家国情怀。教学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体验历史可以通过探究事件、回归时空、故事重讲、课本剧表演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怀和家国情怀。对学生可能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图片等资料,创设声、形、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体验、感知、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评价,形成鲜明的历史观。另外,课余还可以编演历史课本剧,例如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抗美援朝”“科举考试”“新文化运动”等内容,让学生扮演历史角色,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历史对话、心灵碰撞,做出对历史价值的评判。通过体验、感悟,培养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总之,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提升师德素养,提升专业水平,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但要厚植学生的知识底蕴、科学精神,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的情趣,更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2]张岩.历史素养需“养之有素”[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