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析
2017-08-05丁兆曙
丁兆曙
(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的实用性,发挥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健全学生的人格,激活社会责任意识。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自主探究精神,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立足高中生学情,着重介绍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培养核心素养并不单单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应当是立足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综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以完善学生的思想、丰富其文化内涵以及思想境界为主旨。因此,在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书香之气熏陶内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是人在主观情愫的牵引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评判,美育是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中的组成部分。主要针对现阶段学生思想意识缺失、低级趣味充斥内心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设性解决策略。对学生进行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内在涵养,帮助学生实现真善美的完整统一。但是,随着小说风靡校园,“快餐式阅读“兴起,看似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其实对学生的道德内涵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也颠覆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比如,在教学《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古诗词时,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PPT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教学优势给学生直观展现大雾、江面、岸边、细雨、扁舟等意象,此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曲调悠扬的曲子,构建悲凉的意境,让学生更贴近诗人的内心,深刻感悟:在雨后初歇的江面,大雾迷离,有个惆怅满怀的诗人在注视着远方散发出的凄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真谛:沧桑也是一种美,一种立足现实的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美育渗透,主要是结合语文的文化内涵,熏陶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古韵美、艺术美,以美引美激活学生内部的审美基因,将学生从低俗文化的“囚笼”中解救出来,滋润学生心中那片纯净的乐土,升华学生的感悟,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帮助学生树立高雅的生活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美哉!妙哉!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是国家認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爱国主义的篇章,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教材,发掘爱国主义因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复兴民族大业的责任,成为建设祖国的一分子。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文章的分析,引领学生通过烛之武只身说服秦王这件事,逐步认识到烛之武在国家危亡之际,临危受命,不惧艰难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并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通过高效教学,健全学生人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高效的语文教学做铺垫,以逐渐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掘一片语文的天地,并且找到自主学习探究写作的乐趣。教师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健全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比如,在教学李密的《陈情表》一课时,文章字字生情,句句含情,让人读之不禁想要落泪。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情”这一条线去自主分析、探索这篇文章,逐一对“倾诉情”“说难情”“消疑情”“表忠情”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以“情”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其知尽孝长辈,报效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的人才。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根据此文写一篇有关“情”的作文抑或写有关《陈情表》的观后笔记。经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文章、自主创作文章之后,学生不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文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当革新教学观念,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指向。发挥语文的智育功能,完善学生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雁.聚焦隐性课程的研究:如何让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更有效[J].文教资料,2012(21).
[2]姜小燕.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