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生动课堂的几点探索
2017-08-05王银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是主要阵地,教师要着眼于打造更加生动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和受到教育。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生动课堂的打造,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一、坚持以信息手段辅助生动课堂建设
信息化手段是指以多媒体及其配套设备组成的教学辅助手段,具有信息容量大、演示方式灵活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是提高教学知识面、营造浓厚教学情境等方面的有力助手。笔者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作为打造生动课堂的重要抓手,首先运用信息手段补充教学信息,让学生的感知更加直观形象。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信息手段向学生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与建设的一些背景,特别是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趣闻,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课文分析过程中与教材同步,演示了纪念碑的图片,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增强对教材的理解效果。其次,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手段增强思想教育效果。在《我的老师》教学中,为了配合情感朗诵,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手段播放了《好大一棵树》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朗诵中入情入境,充分感悟到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爱护,增强了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运用信息手段,对生动课堂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广大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手段的作用。
二、坚持以和蔼态度营造生动课堂氛围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思细腻、情感丰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格外注重这一方面的研究,坚持以和蔼的态度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不再拘束,敞开心怀,和老师以及同学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并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这对生动课堂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注重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无论自己在教学之前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和情况,都坚决不将负面情绪带进课堂,面带笑容面對学生,和学生交流的语气更加温和、态度更加和蔼,让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教师,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初中生而言,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认可,获得教师的表扬,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发现,教师以饱满的情绪状态进入到语文课堂之中,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有效参与,对生动课堂建设发挥了支撑效果。
三、坚持以师生互动奠定生动课堂基础
初中语文生动课堂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热烈而深入。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这一点,将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作为教学推进的重要抓手。能够让学生自主解决的学习难题,原则上尽量让学生合作探究去完成,教师给予思维方式以及难点要点等方面的必要指导。例如在《童年的朋友》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及激发对家人的爱心,笔者专门设计了一组思考题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用几个词概括外祖母和我之间的关系;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分析外祖母的形象;抓住重点语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浓浓亲情。这样的一组思考题既能够体现教学目标要求,同时涵盖了教学的要点难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笔者放手让学生牵头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小组的集体意见,同时在巡视小组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提炼答案。接下来还在班级里面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辩论探讨,教师给予重点的引导,学生对外祖母的形象把握更加精准,对表现人物的手法以及语言特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整个语文课堂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的实际效果,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坚持以分层要求激发生动课堂活力
语文生动课堂一定要着眼于学生整体,要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生动课堂真正全面活跃起来。在这一方面,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分层要求方面的尝试,根据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对学生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层级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的要求标准要高于中等生和学困生,其中对学困生单独提出相对较低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要求落实在生动课堂建设上,主要是在提问难度方面有所区别,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优秀生需要回答的主要是较为深奥的内容,中等以及学困生需要回答的问题难度一般,特别是学困生回答的问题,甚至直接可以从教材中找出答案。体现分层要求,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学生因材施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参与的平台,保证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之中,形成了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
综上所述,打造生动课堂对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促进作用明显,广大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手法,为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提升更多帮助。
(王银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21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