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辞令”管文学之“枢机”

2017-08-05程晓彬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叠字朱自清文学作品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它的语言,无论是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还是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都需要回到文本,透过语言来显现。关键字词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内涵,修辞手法则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读出作品的思想,作家的语言风格更是一部文学作品感人至深的精魂所在。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文艺创作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时,需要通过艺术语言,将作品呈现出来。文学的艺术语言,能够使创作者内心的艺术构思跃然纸上,并刻画出富有文学特性的审美对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提出,文章创作必须做到“思与物游,辞令管其枢机”。其中,“辞令管其枢机”就是指语言和文字能够控制文章的内容与核心含义,而文学中的艺术性语言,就是可以控制文章核心的“辞令”。从现实情况看,文艺研究和文学评论都要重视语言因素,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论一般都涉及到语言特点。

笔者参阅大量文学语言与文本分析的期刊论文后,决定从关键字词句、修辞手法和作家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文学语言对于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一、关键字词句分析

《现代语言学引论》将语言系统分为音位——音素——语素——词——句子五个层次。语音、词和句子是人们从文本中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从语音、字词、句子三个方面来解读文学作品。

(一)语音

语音可以从押韵和重音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押韵,押韵源自诗词歌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押韵在诗歌和散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有着增加全文整体和谐的作用。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其中“低、泥、蹄、堤”都是押“i”韵的字,而“i”属于细音,细音开口度小,声音纤细柔婉,易于体现含蓄、婉约、细腻的风格色彩。不看诗句,单从这首诗的押韵中就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表达自己愉悦舒适的细腻情感。

其次是重音。有对比重音,目的是突出一方,比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的“鸿儒”和“白丁”就是重读,其目的是对比突出“鸿儒”。有音步重音,指在音步节点上读得比较强、比较重的音节,与节奏相关。还有语法重音,一般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要动词需要重读,比如朱自清《春》中的“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其中“朗润、涨、红”需要重读,突出这里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

(二)字词

字词上可以从叠字、词的多义和词的褒中贬三方面来看。

首先是叠字。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或词组成的词句。叠字不仅能够产生和谐的音韵美,还能使作品形象生动,深化作者的感情。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中多选用叠字,完美地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气氛。散文中使用叠字到出神入化地步的是朱自清,他的《荷塘月色》中有“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叠字写出了荷塘的宽阔之境。《春》里有“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用叠字把春天写的活泼可爱。

其次是词的多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往往与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双关”等结合。后文会在修辞手法中展开叙述。

最后是词的褒中贬。从词语表达的态度上可以把词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一般情况下,褒义词都是积极肯定的,中性词是中立客观的,贬义词是贬低讽刺的。但是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往往会“不守规矩”,褒词贬用,贬词褒用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鲁迅写“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的“标致”一词就是褒词贬用,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的嘲讽。再看《社戏》中的“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中的“撺掇”以及“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中的“偷”都是贬词褒用的典例,写出了小伙伴的聪明机智和孩童的天真善良。

(三)句子

句子可以从句子的分类、句式的运用和语序的变化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句子的分类。根据用途和语气特点分出的类型,叫句类。基本的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不同的句类表达不同的含义。陈述句是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标点符号大多是句号,感情比较平稳。疑问句是发出疑问的句子,标点符号用问号。祈使句是要求别人做某事的句子,用句号或者感叹号,感情强烈。感叹句是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句子,用感叹号,感情强烈。

其次,是句式的运用。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时,全段用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以此格式貫通,有详有略地描绘了14种景物。将自己童年时生活在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一下子总括了起来。再比如鲁迅在《秋夜》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没有直说“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分成四个短句,后两句明显重复,这里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原则。但是细细品读,却可以发现这是作家当时沉重心态的一种反映,更有一种反复咏叹的孤独之感。

最后,是语序的变化。语序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意义关系的变化。比如鲁迅《祝福》中四婶对祥林嫂说话时的语序变化,开始的“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拒绝得比较委婉,到最后说“你放着罢,祥林嫂!”从这种语序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四婶对祥林嫂越来越抑制不住的嫌弃。

二、修辞手法分析

“修辞”的含义有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解读一篇文学作品,也无法忽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通感等。这里笔者以比喻和双关为例来展开叙述。

首先,比喻。朱自清先生善用比喻。比如《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把春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朝气。

其次,双关。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曹禺的《雷雨》中周繁漪多次说到“风暴就要起来了!”表面是指自然界的暴风雨,实际上同时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激化。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时会在一句或一段话内同时使用几种修辞方法,这就是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收到多重效果。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文章开头一段,可着重修辞手法的分析。这里有形象的比喻“上野的樱花”“像绯红的轻云”,“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有绝妙的讽刺“实在标致极了”,有比喻、夸张、讽刺的综合运用: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把那些出国镀金、捞取个人名利地位的浪荡子弟们的丑态钩划出来了。

三、作家的语言风格分析

文学作品的言语美,不仅在于个别词语的选用,更依赖于作家个人的语言风格。《文心雕龙》的《体性》篇把作品风格归纳为典雅、远奥、精约、显富、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基本类型。人们在感受言语风格时,往往是以具体作家作品的总体特点为依据,如冰心清新明丽、典雅细腻,朱自清朴素秀美、亲切风趣等等。这些个人言语风格的特点主要是由比较经常起作用的言语环境的主观因素,如个人的思想、性格、修养、经历等决定的。研究作家的文学作品,就一定不能忽略他的语言风格。笔者将以具体作家为例来作论述。

宋词的“豪放”和“婉柔”两种风格对峙是众所周知的。婉约派李清照的《声声慢》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篇婉约凄清的风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清照的这种风格不仅与时代环境中婉约词派的影响相关,更是与她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相关。所以,分析李清照后期词作,一定离不开她婉约凄清的风格。

再来看朱自清,其语言风格朴素秀美、亲切风趣是公认的。无论是《荷塘月色》里的月夜荷塘美景还是《春》里的生动活泼的春景,字字珠玑,句句都在明白如话中透着神韵。比如《春》中有一很少有人拿出来评析的句子:“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该句很简单地在写悠闲的行人、劳作的农民在雨中的情态,但却营造了一种朦胧而静谧的艺术氛围。朱自清的这种散文风格就与他幼时家庭的文化气质熏陶有关,也与他追求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思想有关。所以,鉴赏朱自清的散文,一定要先了解他朴素清丽而极富情感的散文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关键字词句、修辞手法和作家的个人语言风格都是一篇优秀文学作品所需要关注的,我们解读文学作品也应当基于对文本语言艺术的分析。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意思是写文章思想内容要充实,语言也要有文采;感情要真实,文辞也要美好。这是在强调写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纵使有美好的心志,丰富的感情,但若言粗辞拙,也很难打动人心,感染读者。

注:本文属于2016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的新设计及运用研究创新基金项目(2017yjs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獻:

[1]艾兰.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5,(4).

[2]王德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J].语文研究,1987,(1).

[3]黄伯荣,廖东旭.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杨守国.文学语言的艺术功能与创新特征——以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9,(2).

[5]姜双.中学语文文本分析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3.

(程晓彬 合肥师范学院 230009)

猜你喜欢

叠字朱自清文学作品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奇特的叠字联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叠字话趣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