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流文明的流失

2017-08-05林婵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舒婷知青小河

一、文本分析

《小河殇》是当代才华作家舒婷回忆知青生活,以诗人特有的笔触,用诗一样的语言创作的一篇精美的散文,体现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河是我们的避难所”展现了一幅秾丽的山水田园风情画,分别描绘了“牵鱼汆汤”、“隔河相望”、“滋养知青”、“宴饮中秋”、“河边释怀”、“河做向导”六个生活场景。文章花了大量的笔墨刻画小河的生动鲜活,通过小河前后变化对比可知,美的极致背后是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将最美好的事物毁在你面前。”一个“殇”字,作者的目光投向现实,怀古伤今,转而议论抒情,赋予小河一种象征意蕴,承载着深刻的内涵,表现深沉的忧患意识,包含着对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缺失的一种反思,主旨透彻独到,匠心独运。

《小河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二、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散文教学提出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这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课程标准,散文教学强调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设计注重涵咏诵读法,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加强师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作者笔下的小河展现了怎样的独特风情?”让学生一段段地进行解析,梳理文意,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读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只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二是以课文最后段讲解为关键点,提出“作者笔下的小河还是当年的小河吗?”阐发议论,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习过程,教师适当地启发与评价,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反复朗读,分析“小河是我们的避难所”,感受作者笔下小河的独特风情。

(二)揣摩品味散文语言之美,感受作者隽永典雅、富有张力的语言风格。

(三)理解小河的象征意蕴,体会作者通过小河传达出对精神、文化与传统缺失的反思。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小河是我们的避难所”,感受作者笔下小河的独特风情。揣摩品味散文语言之美,感受作者隽永典雅、富有张力的语言风格。

难点:理解小河的象征意蕴,体会作者通过小河传达出对精神、文化与传统缺失的反思。

五、教学方法

涵咏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叫摩罗的作家曾经写道:通过回忆,业已逝去的历史得到了重新呈现,曾经体验过的痛苦与欢欣得到了一次强化。回忆是对历史的一种选择,在回忆的过程中人们有意地记忆一些东西,遗忘一些东西,在这种选择的背后,不动声色地站着回忆者的价值期待和文化理想。《小河殇》就是当代富有才华的作家舒婷回首年轻时的知青生活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舒婷,感受她透过小河传递出的丰富意蕴和真挚情感。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岩市,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住在鼓浪屿。舒婷是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诗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舒婷青少年时代稚嫩的心灵上留下许多阴影,以至“心中只剩下一片的废墟”。使她的诗文染上了哀伤的色彩,“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但又时时处处渴望回归,渴望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理想。

背景介绍:1966年,首次提出全国范围有组织开展知青上山下乡活动,到农村接受再教育。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达到高潮。1975年,共有236万城镇知青下乡。1980年5月,胡耀邦等人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聆听配乐录音朗读,初步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唯美世界,学生谈谈对小河的第一印象。

(设置目的:学生结合生活經历谈谈自己对小河的认识,激发兴趣,拉近文本距离。明确:小河的特点有窈窕、灵动、鲜活、美好等。我看小河,其实河中也有我,对于小河,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自己心中的影子,课文中的那个小河就是作者舒婷眼中心中的小河。作者用诗般的语言谱写了一支唱给小河的赞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甜美恬淡的风景画,作者绘声绘色地将亲情、恋情、友情、乡情交织在一起,生活内容丰富而广阔,情感色彩浓郁而绵长。)

2.分析“小河是我们的避难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默读课文,作者是如何释证的?从哪几方面体现了小河的风情魅力?

(点拨“承上启下”的写作手法,并深入理解小河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窈窕、灵动、鲜活的独特魅力。明确:虽然高一的学生能一眼看出承上启下这一作用,但在文中具体阐明这段话的含义还有些困惑。“小河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本文的一句核心话语。老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从这一段的前后部分内容一段段地进行解析探讨,逐渐深入解读文本。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读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归纳段落大意,能够锁定 “牵鱼汆汤”、“隔河相望”、“滋养知青”、“宴饮中秋”、“河边释怀”、“河做向导”六个生活画面,理解“小河是我们的避难所”的真正内涵。老师在课堂上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四)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品味。所谓“咀嚼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字词的用意,运用某种表达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赏析一下。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语段,揣摩品读,体会文本蕴藉的语言魅力。

1.河嘛,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踩在卵石上跃纵而来。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身顺手牵鱼。

(提示:“跃纵”一词,写出了快乐的心境,“顺手牵鱼”是“顺手牵羊”的化用,诙谐有趣,写出了不费力而得鱼的惬意。仅仅几个短句,就写出了在小河中快活抓鱼的情形。)

2.春水泛滥,河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跨。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提示:描写的是小妹和妹夫隔河相望的生活画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冬去春来,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河水的解冻,冰雪消融,春水涌动。“恣意爬上”、“嬉闹着”、“压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水暴涨、欢快的情景,展现了当年河水的勃勃生机。“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将见不到心上人的焦灼难挨之情跃然纸上。这些细节的撷取,自然贴切,生动传神,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可谓言简意丰。作者以灵动的语言表露了对春水的喜爱,也许因为有了这春水,妹妹、妹夫的爱情才多了一份考验和浪漫。)

3.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河风经苇叶淌到我额上,溅出浪花如碎钻般晶莹。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曳。

(提示:同伴忍受失去亲人的哀痛,经济来源也受断绝,愁肠百结之际只能河边释怀。河水是知青同甘共苦互诉衷肠的见证。秋天的河水“似乎要壁立起来”,“壁立”二字,赋予水以固态特征,写出水之清澄空明、一尘不染。“河风经苇叶淌到我额上”,一个“淌”字,把描水的词语移用过来写风,将河风做了液态处理,突出风之清凉,具体可感,显得新颖别致,更能表现此处的风景的人心灵的安慰。“浪花如碎钻般晶莹”比喻形象生动,写出了河水的无瑕、晶莹透亮。

4.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向房东家买了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大家团团围坐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

(提示:这句话描写的是宴饮中秋的情景。语言简练含蓄,表现力强。“割、买、讨、围坐、唱”一连串动作, 洋溢着过节的喜庆,生活气息浓,场面热闹、气氛热烈。)

5.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

(提示:“夜凉如水,月色如洗”用词典雅简练。运用对比的手法。月光,中秋节的美景,月饼,中秋节的美食,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只知道月饼只知道物质的现实的利益,而忘记了找时间去赏月,去怀人,去感受和领略生活的美,忘记了那轮明月实际上可以说是忘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过中秋节只吃月饼而忘记望月思亲的本义,即记住民俗文化外在的物质成分,而忘记了民俗文化的内在精神传统。)

小结:作者以女性的细腻体察入微,以诗人的敏锐洞烛本质。在行文中,作者将小河写得十分可爱主要得力于作者的诗化语言艺术,简练含蓄、隽永典雅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五)理解意蕴,把握情感

1.核心问题:小河有何象征意蕴?作者通过小河到底想要传达出何种情感?

(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重点放在文章最后四段,这一部分的内容理解与讲解是本课难点,也是课文主旨所在。学生要深入文本,反复细细品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帮助学生解决这个大问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自由谈:亮出观点,寻找证据,谈感受、说理解。)

2.作者笔下的小河还是当年的小河吗?学生默读课文,探讨与思考。

(明确:通过小河前后对比变化,小河不复当年风貌,变得“枯瘦”、“污秽”,“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3.为什么说“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

(明确:河流与文明的关系,理解河的象征意蕴。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河哺育滋养着人们,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河培育出的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性,即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等,对远道而来的知青们无疑是一种影响和同化,也是一种关照。潜移默化接受河的洗礼。作者用“河”来喻指,表明对“河”的亲切和尊重。也是对当地人对自己做人教育的一种感激。这里的河象征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脉。“接受河的教育”,就是接受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教育。)

4.口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因为水不仅仅是水。寓含深刻,耐人咀嚼。联系上下文,作简要说明。

(明确:“水不仅仅是水”,在这里,水不单纯是物质上的,它已超越水的实用价值,具有一种情感价值和理念价值。人类精神的萎缩,民族活力的丧失,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善良、淳朴、乐天品格的流失。小河的枯瘦、污秽、苟延残喘,无疑是人为的伤害,表现深沉的忧患意识。其实,拯救小河就是拯救人类自身,就是拯救优良品格。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珍惜环境、珍惜生活、珍惜情感,更要珍惜文化和品格。)

5.对文章最后一句“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问话发人深省,强化了文章的情感力量。现在的生活过于紧张、功利,我们也渐渐丧失了感受美好善良的机会和能力,为了向前看,而丢失了以往许多美好的人性的可贵之处。好比河也不再被尊重而受到污染。作者希望我们对自己能有清醒地反省。作者因而写河殇,以祈求河宽恕的方式祈盼人性的回归。拯救小河就是拯救人类自身,就是拯救优良品格。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珍惜环境、珍惜生活、珍惜情感,更要珍惜文化和品格。我们不仅需要水的滋润,更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柱,一些优良品格的延续。)

6.全班同学一齐朗读课文最后四段。

(设置目的:学生沉浸其中,吟咏回味,使学生在读时可以深入体会一下传统、文化、民族之“殇”,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六)剖析“殇”字,点明主旨

文章标题《小河殇》的“殇”应当怎样理解?

(明确:“殇”,夭亡,非正常死亡。殇者,挽歌也!原本清澈的小河,是知青们青春年华的见证,给予许多精神上的抚慰;可现在小河不复当年风貌,变得“枯瘦”、“污秽”,“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无形中萎缩,逐渐失去活力。)

(七)结语

作者以“小河”为线索,回忆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为我们展现了小河的独特风采,如一幅多彩的山水田园风景图。知青生活虽苦,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现在,生活富足,精神世界却枯乏,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衡,眉如青山黛”了。河的枯竭断流,也就提升到人类精神的萎缩,民族活力的丧失的高度,而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善良、淳朴、乐天品格的流失。由此触动作者对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缺失的反思。这正是作者站在回忆者的角度传达出的价值期待和文化理想。无论经济怎样发达,社会怎样进步,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可失,民族文化不可失,优良传统亦不可失!

(八)布置作业

记忆中,总有一段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痛苦忧伤?剪一段时光,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请同学们以“遗失的美好”为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笔。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认识。

附:板书设计

(林婵玉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363000)

猜你喜欢

舒婷知青小河
舒婷《致橡树》(节选)
清澈的小河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难忘知青岁月
舒婷的鼓浪屿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诗人舒婷的爱情故事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