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三习”教学模式
2017-08-05王恬恬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总的来说是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越来越重视学生,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的方法也逐渐完善,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尝试重構一个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三习”教学模式。
《说文解字》里,“习”字的意思是:一次次起飞。“习”字原来的意思是个动词,指的是小鸟振动翅膀练习飞行。習,数飞也。——《说文》。“习”字做动词,引用到语文学习上,一方面强调的是“多次”,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亲自去做”。“多次”之后才能成为一种惯性,“亲自去做”之后才能内化。
“三习”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部分:诵习、研习、操习。在这里首先要声明的是这三个过程并不是完全按照顺序排列起来的,而是互相交错,贯穿语文阅读教学始终。
一、诵习
“诵”,《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诵,朗读。用“言”作形旁,用“甬”作声旁。《说文解字注》中说:“以声节之曰诵。”由此可见,诵的重点在于声律和节奏。“诵”可以是吟诵、朗诵,两者互相联系但又互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是“吟诵”还是“朗诵”,最重要的是用声音把文字里面蕴含的感情表现出来,最基本的就是出声“读”。在反复“读”,反复涵咏之间,可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领略到诗歌或者文章的意境。“诵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前预习、课内自习、课外吟习。
(一)课前预习,主要目的是“读通”。此时的“读”是学生在上课前第一次接触阅读材料,要把文本大声的读出来,在“读”的时候最能发现读不准的字、读不通的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搞清楚每个字的读音,每句话的断句,保证能够顺畅无阻地读完整篇文章,并且,透过语言文字,学生也会对作品有初步的印象。但是由于学生受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文本的理解是非常浅层的,尤其对文本背后隐含的感情并不会有太深的感触,有些地方可能心里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说不出来,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中的“愤”和“启”的状态,接下来老师就可以进行“悱”和“发”。
(二)课内自习,主要目的是“读懂”。经过第一阶段的预习,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达到了“愤”和“启”的状态,此时老师要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讲解文本相关些内容,学生会在老师的帮助下去思考,对某个字、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进行反复的涵咏,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反复多次的“读”,由听觉触动思维,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多么巧妙,同时也逐渐领会作者的用意和感情,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走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将作者的思想情感用声音表现出来,真正“读懂”文本。
(三)课外吟习,主要目的是“读好”。如果说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读”,是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浅层的“读”,是在“读”文章;而课内自习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读”,是在新旧知识碰撞中理解性的“读”,是在“读”作者;那么课外吟习则是在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之后再自己“读”,是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后创造性的“读”,是在“读”自己。学生阅读一个文本的最终目的不是揣摩作者的感受,而是从文本中读出“自己”。课外吟习主要是把学生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即“我觉得这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此时的“读”就要读出个性,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是自己的观点。这个阶段学生更多的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文本里面的情景进行对比,相同点越多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研习
“三习”阅读教学模式第二个部分为“研习”,“研”在白话版《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研,用石块细细磨。本义,用杵椎将臼中的东西磨成粉。引申义,仔细思考,深入探究。在这里,我们用的是“研”的引申义:仔细思虑,深入探究。
“研习”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理解性研习、欣赏性研习、批判性研习。这三个环节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理解性研习。理解是阅读的深化,关系到阅读有无成效和成效大小的问题。能够识别阅读的词语,能知道它们的意思,再把词语链接起来,转化成语义,最后形成有意义的观念,这样的阅读才算是有效果的,才可以算是理解,理解的基础上读物的营养才能被吸收。理解性研习主要得对文本本身的研习,目的在于获得信息,习得知识,是理性的阅读。
其实,理解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心理学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1]学生在阅读一个新的文本时,大脑里会有两股信息流,即外来的文本的信息流和本身自己有的信息流。当这两股信息流相遇碰撞,能顺应的顺应,能同化的同化,由新旧知识的不平衡逐渐趋于平衡,就是在这种相互沟通和碰撞中理解文本的意义,所以阅读就是读自己,理解就是从自身出发去理解。
(二)欣赏性研习。欣赏性研习也就是文学审美,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美的感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规定了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品味文学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享受审美乐趣”。情感体验有很强的特殊性,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汉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思考方式和审美情趣。“任何一门语言中的字词,都含有既定社会中社会关系建构的意识形态痕迹。理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这些语言所蕴含的社会生活的理解”。[2]汉语是“诗”一样的语言,有声音、有颜色、有味道、有感情,汉语朦胧性的特点使得白纸黑字的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内涵,这些审美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
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必须重视情感的体验性。因为美是一种感觉,感觉有主体性,是除了本人之外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赏性研习阶段,老师尤其要尊重学生情感体验,认同体验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三)批判性研习。“判”字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判,分割牛体。用“刀”为形旁,“半”为声旁。原义,动词:解牛,分割。可以引申为动词:分解,分开,区别。也可以引申为动词:评断,鉴定。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是第二个引申义的意思:评断、鉴定。“批”字也有评论的意思,所以“批判”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评论,对文本的判断。
欣赏性研习是建立在理解性研习的基础之上的,而批判性研习则是建立在理解性研习和欣赏性研习顺利进行的基础之上的。理解性研习是一种理性的阅读,欣赏性研习是一种感性的阅读,那么批判性研习则是一种批判的阅读。
三、操习
“操习”是“三习”教学模式最后一个部分,“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知识的积累、记忆和迁移。是对“诵习”和“研习”的巩固和提升,是完整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习”教学模式里的“操习”即是语文实践。
“操”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操,把持。“手”为形旁,“喿”为声旁。本义是集體喊着口令训练。引申义有以下几种:有套路程式的健身活动;控制,掌握;从事,办,做。“三习”教学模式里的“操习”的“操”是动词做。其内涵就是巩固学习的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中。
“操习”分为三个部分:结课复习、课后练习、课外实习。
(一)结课复习。结课复习是指在一节课要结束的时候,利用最后的几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下回顾,梳理一下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字词知识,也包括一些主旨大意、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主要目的是对本节课做一个小结,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再次明确需要掌握的内容。
(二)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是指在一节课结束以后,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的一些训练,可以是老师指定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决定的。
课后练习主要还是要紧扣课本,掌握好基本的书本知识,比如字词、文体特征、作家、写作技巧、篇章结构、语言特色、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等。只有配合及时大量的练习,知识才能被记忆和积累,在加上反复的训练最终实现内化。
(三)课外实习。课外实习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成果展示,课外实习主要是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去实实在在的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已经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是以某一个点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的活动话和生活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一些服务性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
“三习”教学模式以“自习”为基础,学生自学,老师助读;以“研习”为核心,对文本形式的研习,习得语感,形成文感,对文本内容研习,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以“操习”为发展,课堂温习练习与课外作业应用相结合。通过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改之后对语文教学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和建议,但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件需要长久实验的事情,“三习”教学模式是针对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新课改的新理念为前提,以培养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文感,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同时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三习”教学模式是依据新课改应运而生的,既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加入新课标的元素,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对语文阅读教学有重大意义。
注: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名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基金代码:3162015020。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郑国民.语文课程理论的发展——后现代课程论视野中的语文课程[J].语文学习,2002,(05).
(王恬恬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