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验传统在通识性古代文学鉴赏课的应用
2017-08-05杨玉英
杨玉英
现代意义上的体验教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而中国关于诗学的体验教育理念更是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孟子及其学生在对《诗经》的学习讨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说(《孟子·万章上》)和“知人论世”说(《孟子·万章下》)。前者指出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诗的内容,必须善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以心揆心”(王逸《楚辞章句》)地去体味、推测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寄寓的情感,从而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而不能因为某些孤立的文字、词句影响到对原诗本意的整体把握。后者指出要正确理解前人的作品,就应当要了解作者本人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中国古代诗论不管从创作者而言,还是从欣赏者而言,体验本来就是其内涵和价值的一部分。南朝钟嵘《诗品》提出“滋味”说,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味外之旨”味在“咸酸之外”的说法,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妙悟”论,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袁枚高举“性灵”的旗帜,无不贯穿着中国古典美学出自心源的内在情感和想象妙悟体验精神。而重拾体验不仅是向中国文学感性传统的回归,也是通识性古代文学鉴赏课价值体现的理想方式。
一、体验教学的适宜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要考虑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特点四个要素。具体到高校非专业类古代文学鉴赏课堂,首先,学生经过了中小学长达十二年的语文学习,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古诗文的技能;其次,他们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教育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积累、理论与学术的进一步提高,而在于提升人文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吸取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根”和“魂”,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国民;第三,就教学内容而言,“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诗学的两大传统,作者“情动而辞发”,诗文是其内心思想抱负、情感意志的自然流露,读者要想对其有完整的把握,就不仅仅要关注客观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还要“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了解创作者本人及其时代,体会他创作的心路历程,充分挖掘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达到生命的理解与创生。
二、体验教学的核心内容
文学鉴赏课体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从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出发,仔细品味各种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然后进入文本的精神世界,去理解感悟其人文内涵,最终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目的。
(一)审美体验
古代文学用字凝炼、形式整饬、音韵铿锵,节奏和谐,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一种含蓄蕴藉,回味无穷的意境美。具体而言,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古诗文又形成了不同的美学特点。比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的是散体大赋宏伟巨丽,铺张扬厉之美,《登楼赋》表现了抒情小赋短小精悍,清丽自然之美;同写庐山,“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抒发了唐诗情韵丰腴之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富有宋诗理趣精辟之趣;词既有适合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用圆润清丽的嗓音,婉转含蓄地轻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美,也有须关西大汉,操铜琵琶,执铁绰板,慷慨悲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恢弘之风。古代文学的审美体验,就是在对文本的咀嚼揣摩中感受其节奏韵律,体会其语言风格,领会其情韵与意境。
(二)人文体验
“人学即文学”,文学存在的理由、文学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对于自身存在的追问,对于人生真谛的探寻。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任何一种体裁的作品,都试图挖掘人类的存在意义及其价值并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去进行描绘和表达。穿越时空我们要明白历代仁人志士怎样处理人性的善与恶,怎样平衡本能与约束,怎样履行道义和责任,怎样对待爱情与牺牲,怎样面对死亡,等等,以此来正确理解悲剧精神和英雄性格,学会怜悯同情,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滋养我们的高尚灵魂。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所有流传下来,并广为传唱的名篇佳作,莫不带有“天地精神,人間情怀”的强大精神内涵,比如面对死亡,曹操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闪烁着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性光辉,陶渊明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阐发出一种智者风范,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歌着一种英雄情怀。面对芸芸众生,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苏轼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夙愿,王实甫写下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愿等等。它们其因所蕴含的深沉浩荡的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所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脱离了暂时和个别,走向了永恒和普遍,化为永存和不朽,正是这些人生的终极价值构筑起了古代文学鉴赏课这类通识性人文素养课的核心内容。
三、体验教学的具体策略
文学对个人性情的塑造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输送过程,而是主体(阅读者)在与客体(文本)的交流与碰撞中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当主体敞开心灵,才有可能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及精神价值,并且只有主体将其感知体悟自觉贯彻到行为日常,内化成一种精神气质时才完成了文学艺术的熏陶价值。所以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古诗文的海洋中去畅游、呼吸、感觉、体会,以提高审美、陶冶性情、涵养精神。
(一)创设体验情景,重视情境还原
所谓“触景生情”,合理的教学情境设置,对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开启心灵的窗户,碰撞思想的火花,从而触发学生的心理体验,以达到“以境育情”的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1.文本情境
文本从表面看来有文字组成,但要想彻底理解文本,我们还必须关注文本的书写对象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以,完整的文本情境包括四个层次,由内到外分别是:作品自身所呈现的情境;创作该文本时作者自身的处境;作者完整的人生际遇;作者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录像、电影、幻灯等手段进行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气氛烘托,把学生带入历史时空,引进文本深处,力图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比如鉴赏曹操的乐府诗歌《观沧海》,就既要展现文本中的大海的波涛汹涌,又要体现曹操所处的汉末群雄逐鹿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同时还要还原曹操的生平并且渲染他在经历了一场至关重要并且艰苦卓绝的险胜后的心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展开想象,进行体悟。
2.语表情境
冯友兰说过:“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很不明晰,所以他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1]古典文学鉴赏课因其教学对象的特殊,特别强调授课语言的描述性、暗示性以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注意恰当控制语速以给学生留下想象的时间。比如鉴赏温庭筠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时,就可以用缓慢的语言说:“女主人公梳洗打扮停当后,换上了刚刚做就的锦绣华服,正在陶醉于屋美、人美、妆美、饰美、服美的时候,忽然一低头,新绣的成双鹧鸪映入她的眼帘,刺入她的心中。小小鹧鸪尚且成双,而正值妙龄,容颜无双的自己呢?那么,自己精心打扮又是为了谁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思考幸福的真谛。
(二)注重诵读、强调整体领会
我国传统诗文教育历来非常重视诵读。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清代曾国藩亦在其《家训》中强调反复诵读玩味对于诗文艺术及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朗诵对古诗文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古代诗文和古代汉语内在的形式和特点。一方面,古诗文文字简洁,形式整饬,读起来抑扬顿挫、灵动和谐,仿佛有馥郁芬芳在口齿间流动,非常有助于古诗文的审美体验。曹明海先生在其《语文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吟诵,它通过对语言文字按其音韵节奏的吟咏,由文入情、由物入境,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效果。”[2]另一方面,汉字中大量兼具表音表意的形声字的存在,反复诵读非常有利于揣摩文意的深邃,体会情思的生动。具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
1.坚持范读、引发共鸣
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范读可能比不上名家的诵读音频节奏铿锵、音色优美,但它带有教师本人的感悟,并举具有现场性和真实可感性,带给学生的师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教师用自己敏锐的感觉去体悟文本情感,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使学生在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中审美的愉悦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情操的陶冶和人格建构的目的。
2.反复诵读、涵咏体味
古诗文教学要重视诵读,但绝不能以教师的范读代替学生自己的诵读。教学中强调学生自己对作品的认真阅读和玩味,让学生在诵读中反复地涵泳,提高感受、获得体会。朱熹在《朱子家训》中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与文本互动、经过初读、品读、美读等阶段才能充分把握语境,在阅读者自我心灵与文本灵魂的反复碰撞中达到充分的理解与感悟。
3.整体感知、重在体悟
诵读既不只是由视觉符号转换到发音器官的一系列机械刻板的无意思动作,它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强调的是展开想象、调动积累、融入感情,以情立声。朱熹在《朱子家训》提出“熟读精思”的观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即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眼观其形,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手书其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相互促进,达到“连通”与“互动”,使理解逐渐深化。现代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我们诵读中所形成的对文本气韵、意境、情感、精神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心灵的触动绝对要大于对文本字、词、句客观分析。
(三)驰骋想象、激活创造性思维
中国自古书画一体,绘画需要留白,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典型美学特征。这使得文本中意义的不确定和信息的空白大量存在,也就使得读者充分利用想象并根据自己不同的视野对此进行填充成为可能和必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古诗文的这种特征,不仅课堂讲授要通过上述情境的创设,诗意语言的运用,虚拟文本时空引导鼓励学生驰骋想象,并且在日常的诵读指导中也要强调想象的重要性,通过遥想其时、其地、其人,其境,实现对文本的透彻解读和领悟;并且在其中将自我与文本进行充分的交流与碰撞,凸显鲜明的个性,既入乎文本之内,在又超乎文本之上,将自我对感性、生动和丰富的现世世界的体验融入对文本世界的体验和理解,我的理解即是我对文本进行着的再创造,从而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内化于自我鲜活的个体中,真正实现文化的浸润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楊玉英 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 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