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众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2017-08-05郑在柏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郑在柏
“双创”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就像体育竞赛与学校体育的关系一样,既有交集又有差别。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础,“双创”人才培养也可以算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果展示。其差异性表现在,“双创”教育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拔尖型人才,培养对象是有创新潜质、创业冲动、相对“精英化”的群体,培养的路径通常是“研发+实验”模式;职业教育培养大众化、基础性、复合型、在职业岗位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是“课堂+实训+岗位训练”模式。“双创”教育可以成为职业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职业教育所必需的;“双创”教育可以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成才的重要路径和经历,但并不是职业教育的全部。由此,职教“双创”人才培养之路应该是“精英化”“校本化”“精细化”。“精英化”即“双创”针对特定有潜质学生群体的“精英化教育”,“校本化”即“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都有其实践上的不同特色,“精細化”即“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在制度、项目、技术、资金、营运等方面协同设计和探索运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