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城记》中的人物形象
2017-08-04关羽含
关羽含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以其细致入微而寓意深刻的人物形象而著称。小说成功地塑造出形色各异、善恶分明的各类阶层人物的代表,以此来生动形象地展现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状。本文将从小说中挑选出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浅析他们的人物形象,以便充分理解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双城记》;人物;形象
《双城记》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背景,把犀利的目光投向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和法国。作者在小说中描写出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便更加完整、详尽的展示当时英国的社会现状,揭露和批判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和尖锐矛盾,正因为如此,狄更斯也被马克思评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之一家”。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设计出代表每一层社会阶级的人物典型,根据人物的善恶情况将其分为三大类:理想人物、革命阶级复仇人物以及封建贵族人物,并成功地赋予每一位人物特殊的形象意义,使得读者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对话和行为等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背后的象征意义,以此使得观众更好的理解小说的主题及其深层含义。本文将从小说善恶分明的三组人物中,分表选出代表分析其人物形象。
一、马奈特——宽容仁爱的理想者形象
马奈特一家人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引导小说的事件发展的灵魂人物。马奈特是一位医术高明、充满爱心的医生、为人正直的医生,他无比同情下层的贫苦人民,看不惯封建贵族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做为。因此,当他发现厄弗里蒙底侯爵兄弟侵略良家妇女并杀死其父亲和弟弟时,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告发他们,即使面对侯爵兄弟的威胁与污蔑时,他都拒绝与其同流合污,也正因为如此,他被投入了巴士底狱长达18年之久,非人的折磨使他精神分裂、丧失理智,直到女儿露茜的到来,他才渐渐恢复正常。马奈特医生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象征着“死亡”与“重生”。当他得知自己女儿的未婚夫代尔那是侯爵兄弟的后裔时,他痛苦万分。可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他不计前嫌,用一颗宽容仁爱的心包容着代尔的出身,甚至还去狱中千方百计地将他救出。由此可见,马奈特是作者理想主义人物的模型,他用他的仁爱之心善待下层大众,又用他的宽容之心包容代尔那,他的博大的胸襟令读者敬佩和感动。在这部充满批判主义色彩的小说中,只有马奈特的出现才会让观众感受到世间的善良和人生的希望。
二、德伐石太太——冷酷悲惨的复仇者形象
德伐石太太本是侯爵兄弟事件的受害者,在作品开始的描述中,她只是作为一位悲惨人物的代表,家人均被侯爵兄弟殺死,因此她只有悲惨而充满仇恨的童年,在作品的开头她屡次被提及却从未正式出场,直到后来,她嫁给了给欧内斯特·德伐石之后,便跟随丈夫发动革命,想要处死仇人以及封建贵族。可是她却在革命成功后被仇恨蒙住了双眼,她想向侯爵兄弟复仇,却发现侯爵兄弟早已死去,她满腔怒火无法发泄,于是就将怒火迁怒于其他无辜的人身上,甚至连露茜和孩子她都不放过,最终变为一位冷酷无情、铁石心肠的复仇者。从德伐石太太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她的身世是悲惨的,出身于贫困的被侮辱的农村家庭,她的父母及弟弟都惨死于侯爵兄弟的手下,悲惨不公的童年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她本是一位强大坚强、才气过人的革命领导者,却在复仇的过程中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终变为嗜血成性的狂魔。她的悲剧人生透露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爱比恨永远要强大得多。由此可见,狄更斯塑造了这样一位出身贫困、与封建贵族阶级不共戴天的复仇者形象,使观众从一开始的同情怜悯到后来的深恶痛绝,她的悲剧一生也正体现出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否定态度,也可以说德伐石太太复仇的对象不是封建贵族阶级,而是她自己的悲惨人生。
三、厄弗里蒙德兄弟——丑陋邪恶的封建贵族形象
可以说,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是整个小说故事的起源,他们霸占农家少妇及杀死少妇家人的事件为全文的发展埋下伏笔。作为传统的封建贵族人物的代表,他们残忍、冷血,在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丑陋肮脏的内心,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着重批判和痛斥了这对反动贵族的典型,体现出作者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小说中,他们暴虐无道,飞扬跋扈,利用贵族特权无恶不作,因此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必将招致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最后,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被革命党人送上断头台。从侯爵兄弟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贵族对于社会以及大革命的仇恨,他们以胡作非为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他们既是仇恨的产物,也是下层人们仇恨的来源,而这样的作为势必遭到下层人民的反抗随后导致大革命的爆发,由此看来,这种仇恨不仅带给无辜的人痛苦,也葬送了他们自己的人生。狄更斯是一位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小说家,他设计出这些与其观念截然相反的人物是为了与其宽容仁爱的正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反面人物的罪行来突出展现正面人物光辉仁爱的形象,进而升华了整部作品的思想和主题。
四、小结
在《双城记》中,查尔斯·狄更斯通过塑造各类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代表来充分展现19世纪英国社会各个阶级人民的真实生活,通过描写人物的经历和思想来使读者进一步感受下层人民的痛苦和封建贵族统治者的罪恶,以此揭露英国社会尖锐而矛盾的阶级冲突,表达出作者希望借助仁爱宽容之心化解社会冲突的愿望,使其小说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同时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范琳,王桂贤.<双城记>人物形象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