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中的生态伦理意识
2017-08-04胡小瑜
胡小瑜
摘要:哈代在小说《远离尘嚣》中指出,大自然是一个生物圈共同体,山峦、植物、动物以及人都是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他强调生物共同体具有内在的生命目的性;认为大自然具有内在的生命律动,具有宽广的胸怀,是人类诗意栖居的环境,因此他主张尊重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哈代;远离尘嚣;自然;生态伦理
哈代是公认的描写自然的高手,但他作品中的自然,不单纯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或故事依托的背景、人物命运的象征,还蕴涵着哈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哈代小说叙事中,大自然体现的是原始的恒久的生命力。《远离尘嚣》写到韦特伯里附件有一座诺科姆的小山,“每当你打这儿经过,总会觉得好像面对着世界上一个万劫不灭的形体似的。但这不过是一个毫无特色的白垩土冈峦,兀立于地面上,平整,寻常,即便是在地壳的变动的日子里,比它宏伟得多的高峰和令人头晕目眩的花岗岩峭壁都纷纷倒塌,它也仍然会岿然无恙”。[1]在这里,山的古老,记载的是自然历史的久远;山的寻常,蕴涵的是不寻常的生命力;山的庄严,言说的是自然的伟大,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大地为植物、动物、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远离尘嚣》中,韦特伯里这片大地虽宁静而无语,但它有宽阔的胸膛,对栖息在它那里的所有存在物都能包容,同时,它巨大的生命力也因所有存在物的栖息而更加持久:“与城市比较起来,韦特伯里是永恒不变的。城市的‘那时就是乡村里的‘现在。在伦敦,往前数二三十年就是古代了…… 而在韦特伯里,六十年或八十年都属于‘目前的范围,至少得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给韦特伯里的面貌或基调打上一戮变化的印记。”[2]大地这种强大的生命支持功能,激起人们从生态伦理的维度来认识它的价值。
哈代笔下的植物既装点了自然的美丽,也给自然增添了生命的律动。《远离尘嚣》中树木以自己的生命运动而强化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在春天的这一时期,森林女神正从睡梦中醒来,以点缀这个季节。植物界已开始活动、膨胀,产生了汁液,寂寞的园圃、渺无行踪的林地由于严寒的拘禁和束缚,本来一切都显得死气沉沉、瑟瑟索索的,现在却呈现出一片熙熙攘攘、紧张奋发、挺拔茁壮、郁郁葱葱的景象。”[3]作者用一連串指涉活动、生命、繁荣的词语,来表现树木活动带来的强烈的生命动感。植物界的花草不仅有生命,而且丰富了自然的生命景致:“在韦特伯里及其周围一带的植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奇花异草,其中尤为特异的有毛绒绒的新生柔荑花……”[4]各种花草竞相开放,沁人心脾的芳香、夺人眼目的色彩,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丽。
此外,在哈代小说中,动物既丰富了生物共同体的内容,也具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远离尘嚣》中写巴斯谢芭晚上经过圈养牲口的围场,听到她的戴茜、白脚儿、俏丫头、快活欧、花斑、闪闪眼等牛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这儿很寂静,只听见许多张嘴在不断地咀嚼,以及从许多看不见的鼻子里发出来的洪亮的呼吸声,每一呼吸都在结尾时变成呼噜呼噜、扑哧扑哧的声响,像风箱慢慢喷着气一般。”[5]这些牛显得可爱而有灵性,在寂静中增添了自然的动感。救助过芳丽的那条狗,更是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共同体中的美丽:“这条狗是条硕大、肥壮而又安静的家伙,身后映衬着低低的地平线,至少比它眼睛现在的位置高两英尺。究竟那是条纽芬兰狗,是条獒犬,还是别的什么犬,那就很难说了。那样子好像太奇异、太神秘了,普通名称所指的种类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把它包括进去。由于不属于任何品种,它就成了犬类伟大气质的理想化身——犬类共同特征的一种概括。”[6]在作者对牛、狗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动物在生物共同体中的生命价值,如果没有它们的生命活动,自然界将缺少很多声音、色彩和动态的美感,变得何等的单调!
《远离尘嚣》中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切存在物,不仅具有自己的生命目的性,而且体现了生物共同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和谐性。同时,哈代强调生物共同体所有存在物具有内在的生命价值,一方面是在唤起人们把它们纳入到生态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关怀的范畴,要求这些存在物的道德代理人关心和保护它们的利益,帮助而不是破坏它们的实现自己的生命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重感,从内心深处感激大自然对生命的养育、对历史的承载和对万物的包容。这种对山、土地、植物、动物等生物共同体成员充满道德感的描写,体现的是作者超越了政治、经济、宗教利益的生态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哈代:《远离尘嚣》,傅绚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8.
[2]哈代:《远离尘嚣》,傅绚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1-172.
[3]哈代:《远离尘嚣》,傅绚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3-144.
[4]哈代:《远离尘嚣》,傅绚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69-170.
[5]哈代:《远离尘嚣》,傅绚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0-191.
[6]哈代:《远离尘嚣》,傅绚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