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7-08-04李丽萍

神州·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初中问题

李丽萍

摘要:班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但充当着组织教育者的角色,还以另一个家长的身份出现,班主任的工作是很繁重的,不但要教育学生还要将学生教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叛逆期阶段,对很多事情都不能言听计从,这就导致班主任在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班主任的职责是很关键的。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还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班主任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体,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在班级中进行的,所以,良好的班级制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一些策略让学生言听计从,但是还不能过分体罚学生,这种方法是不被认可的。班主任可以运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方法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尊重班主任的言行,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到了网络游戏和电视节目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家长的溺爱也加重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学生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考试作弊、早恋以及沉迷网络的问题严重,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社会的发展和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多中学生过早的进入社会[1],将赚钱作为人生目标。此外,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受社会化思想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中学生在学校过分的强调自身的個性,吸烟、酗酒甚至是犯罪受到学生的追捧,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丧失,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2)班主任方面的问题。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在私人空间以及自由和自尊心方面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希望受到尊重和关心,初中班主任更承担着沟通和引导责任,要在尊重和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协调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但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难题。首先,班主任多以命令方式去管理学生,学生不能违背班主任的意思和权威,这样一味的命令和要求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学生会直接或间接的反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好。其次,班主任过分的注重分数,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初中班主任要协调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来自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压力,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不是很好。此外,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了班主任教学方法的错误,班主任没有意识到新时期初中生的新特点,采取传统处罚和批评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好。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班主任要重点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首先,班主任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在学生中间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习惯请教教师和同学,问题越积越多,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班主任要协调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以人为本加强科学管理。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管理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加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师益友的教师形象,班主任要自尊、自信、自强,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逐渐提高学生的认同感。例如:班主任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私人空间和秘密,把握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多从学生的眼光和高度看待问题,创造合适的空间和时间来关爱和帮助学生。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避免将成绩作为学生唯一的衡量标准,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的难题,加强学生之间的帮助,全方面提高学生成绩。

(3)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初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学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3]。例如:班主任可以选拔班干部,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同时分担自己的管理负担,在明确班干部责任的基础上树立班干部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班干部也要帮助教师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其次,班主任要在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基础上制定本班的管理规范,提高管理规范的针对性,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此外,班主任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防患于未然,及时的制止不良现象,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4)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是在集体活动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重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利用座位的时常变换和班主任参与教学的方式培养团队意识。在课堂中组织互动,合理分组,促使学生通过协作一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结束语: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具备管理能力。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逐步了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适时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探索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秀玲. 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01):11-12.

[2] 李爱民. 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173-174.

[3] 郭立忠. 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119-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初中问题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