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域融合”与有意义教育方式的探寻

2017-08-04丁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视域融合探寻教育方式

丁颖

【摘要】教育行为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深度融合,在教育效果上获得意义增长点和教学相长,即达到“视域融合”。这里,“视域融合”不仅是一种新的方法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关照人才培养发展、实现创新教育的新角度。

【关键词】视域融合 教育方式 探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32-02

不可否定,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科技化、市场化密切错综的时代,同时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颉颃冲突、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实践偏差以及学科内部的分化、組合、新变,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纵观历史今昔、横贯社会、学校、具体教学对象的表里之思。新的社会形势和需求不仅以短平快的方式检验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在时刻挑战着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转化的方式、教学活动的内涵、价值、意义等,激发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模式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协调发展。什么是有意义的教育方式,如何实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逐渐成为创新教育发展领域频繁出现的核心问题。

一、视域融合:创新教育的新角度

20世纪50年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阐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词汇——“视域融合”,他认为“真理不可能是个人的,没有一个‘愿意等待人们去发现,真理本身是一种‘视域融合”[1],即文本的最佳效应借助于作者的召唤功能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的深度契合。“视域融合”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在主客体的交流、碰撞和有机融合中,可以最优化地实现“视界融合”,形成“新视域”,最终生成“意义”。与此同时,作为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术语,“视域融合”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期待”是否和谐,学生的学习与学习对象之间是否契合,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是否对接,都在检验着“视域融合”的效果,这里,“视域融合”不仅是一种新的方法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关照人才培养发展、实现创新教育的新角度。

在现实的功利主义、浓郁的商业氛围以及过度“论文化”的考评机制体系之下,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重科研、学生不倾情”的情形逐渐成为专业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学生对理论教学兴趣不足,教师对课堂讲授信心不足。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兀自独行,缺乏良性对接,教育活动失范、失效,并且教师“预设”的理想状态与学生接受教育之后的实际情况也常常出现牴啎,创新教育流于空谈。瑞克(Brown Ric)在研究了学生对教学的认知或指出:“教学形态与学生的学习形态是否相似,是师生互动作用中学生评价教师的一个变量。如果教师的教学形态与学生的学习形态一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较佳,学生的成就表现较好。”[2]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与成才发展,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对接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应强调“视域融合”的重要性,不要偏执地耽溺于一个视域、视界的风景,而应在在双方、三方的对话和理解中,有效融合为新视界、新视野、新视域,最终实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二、对话与理解:创新教育的新定位

在伽达默尔那里,“视域融合”的前提是对话和理解,这一理论启发着教育工作者对自我、对学生进行全新的角色定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和主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是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教育效果的检验更多地表现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依据,学生的主导学习方式是接受型,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体现为“单向度”。事实上,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有效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主体参与能力的释放,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更多仰赖于学生知识吸收方面主体性的发挥与拓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具体的参与、实践,直接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意义和效果,直接生成着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教”与“学”的双向主体活动中,对话和理解则成为搭建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意义生成的有效桥梁,隐含着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的互动、交流与合作。

通常意义上,那些求知欲强、一心向学的学生更善于启动“对话与交流”程序,使教学活动中的“视域融合”带有亲缘性特质。这种关系超越于一般意义的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囿限,学生的主体参与自然会使教学延伸于课外,延展于各个领域。这种对话和交流增加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在考研就业、论文撰写、课题申报、实习、实验乃至学业和人生规划方面,均会得到老师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进而使主客体在交流、沟通中教学相长,提升彼此。同样,那些知识、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灵活、智慧和人格兼备的老师往往容易得到学生们的追随和崇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教师可以多层面、多维度地满足着学生的期待视野。这种由师生之间展开的对话可以在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中完成,可以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流互动,也可以超越知识的层面达到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崭新理解,进而介入道德和伦理领域,获得教学方式意义的最大化,促进双向主体精神世界的成长,实现知识之真与道德之善的有效整合。

三、内在精神的成长:创新教育的新境界

优秀的教师不仅在于精准、有效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善用理念和智慧,多层面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丰富对话的方式,增强理解的信度,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来,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针对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提倡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先改编的是应是老师教育理念,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阵地、教材为圣经、考试为准绳的传统格局。继而改编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倡并有效组织实践和实战,围绕着实验室、工作室、教研室、兴趣小组、课题组、研究小分队,精心搭建课下实践、实战的平台,让有意义的教学延伸于课外。进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搭建课上课下的“大课堂”平台,加强学生学习失效性,增强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达到砥砺教学对象内在精神的成长。”应该注意的是,教育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不断生成的过程,需要用发展和创造的理念去关照它。同时,教育更是一种良心事业,其中包含着社会责任感、道德成长和超越性,那些在“视域融合”有效对话的老师,他们的身份往往是多元的,丰富的,他们是有意义的教学行为的创造者,学生人生道路上可以仰赖的师者,是可以认同和欣赏、拥有“共通性体验”和“共享性意识”的伙伴。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有效提升学习者个人内在的伦理修养,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事实上,建构在平等基础上的尊重与理解,可以使春风化雨,实现“教育乃灵魂转向”的目标,在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检验真知,实现超越,更可以瞩目成长,收获希望。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南京社会科学,2002(3).

[2]Brown Ric .Perceptions of teaching-learning style: the medi- ating process in student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J].Quaterly.1979.12(4):16-18.

本论文是大连民族大学2016年度课程改革项目《创新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视域融合探寻教育方式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论现代释义学的“前世”与“今生”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探寻《指南》背景下幼儿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蔡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