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关雎》教学为例赏析诗教之魅力

2017-08-03辛晓玲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关雎诗教淑女

辛晓玲

何谓诗教?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教授也认为:诗教,不是简单的背诗,而是体会诗中的美,因此而产生爱惜美的欲望,这就是善。由美育导向德育,从一个敏感的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诗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诗教,一是教化,二是美育。下面,我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关雎》教学为例,在美的巡礼中赏析诗教之魅力。

一、赏音韵美:重章叠句余音绕梁

此环节我以“吟咏诵读”为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关雎》四字诗歌有一种天然的稳定感,质朴而和谦。我首先让学生欣赏龚琳娜老师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配乐诵读,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再通过分角色诵读,帮助学生褪去“谈情色变”的羞涩;再通过你来我往的赛读,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音韵美;最后通过摇头晃脑的吟诵,提高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感悟。在“读”占鳌头的活动中,学生把声音融进文字,把感情融入文字,以语言诠释语言,以朗读促进朗读。

二、赏形象美:窈窕淑女与谦谦君子

此环节我通过“析字赏词”,引领学生在文字间探求人物形象。

首先分析“淑女”的形象。学生通过形容词“窈窕”看到了淑女的外表文静美好;通过动词“流”“采”“芼”,联想到淑女勤快地采摘荇菜的过程可能就是择偶过程:广泛交往——逐个了解——细心挑选,发现了淑女对待爱情的理智和慎重;从君子的“琴瑟鼓之,钟鼓乐之”中推测出这是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淑女。

接着分析“君子”的形象,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君子。学生通过动词“求”“友”“乐”感受他对爱的执著和对姑娘的尊重,通过“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感受相思之苦……在抽丝剥茧式的析字赏词中,“追求——思念——幻想”的情路历程逐渐清晰,学生分明可以感受到男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领悟“窈窕淑女”是其求偶标准,“寤寐思服”是其情感愿望,“琴瑟友之”是其示爱方法,“钟鼓乐之”是其追求目标。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爱执著,为爱改变,为爱提高的谦谦君子。

三、赏情感美:爱到彻骨却有礼有节

此环节我以“品读感悟”为主,解读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关雎》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道出了那个遥远年代的择偶标准。孔子曰“君子如玉”,“君子”一词兼有社会地位和德行高尚的双重含义,“淑女”二字也兼备了心灵美和外貌美。当少年爱恋上女子之后,想得到她的方式不是金钱的诱惑,也不是权势的欺压。他在“辗转反侧”后,通过“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用音乐愉悦心爱的女子,为爱情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他“发乎情,止于礼”。看“君子”与“淑女”的结合,实属爱情与美德的结合。

《关雎》之美,美在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它传达出的有礼有节之情感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给人以温暖的力量。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时,我们需要唤起诗教,唤醒诗心。

(一) 唤起“诗教”回归。

在考试“去诗歌化”的影响下,会写诗的教师无声隐退,愿讲诗的教师越来越少。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精力去讲授古诗词默写和赏析的答题技巧时,不要轻视或忽略了诗歌美的鉴赏。诗歌的魅力在于其情感之真挚,语言之优美和思想之深邃,我们不仅要从语文的修辞学、情感学、主旨意义学方面去指引学生,还应把诗歌之美传递给学生,切忌將其进行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一系列“技术肢解”。全力构建古诗词教学的新途径,形成以诗教修德、以诗教陶情、以诗教劝学、以诗教励志的书香氛围,引领学生创造真、善、美的诗意生活。

(二) 唤醒“诗心”飞扬。

少年天生是诗人。当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无休止地背诵,作答,却失去感知诗词之美的耐性时,如何唤醒浸润在他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每周安排20分钟的短课诵读,指引学生插空零星时间进行读诗和背诗,鼓励家长参与亲子诵读,开辟“网络评比”平台,提倡学生借用古诗句抒发情怀,鼓励学生进行微诗创作……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以诗涵情,以诗育心。

真正的诗词,不仅能抒发性灵,慰藉人心,还能规范伦理,教化人心。《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当代中学生修养德行的教材,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教化作用。身处诗的国度,让我们重拾读诗雅兴,再现诗教魅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合阳县教学研究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雎诗教淑女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祝你新年快乐
贤贤易色
诗教为何与何为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文艺小淑女
淑女养成日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