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应用研究

2017-08-03谭小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新媒体高校

谭小明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摘 要: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湖南工程学院对新媒体的应用作为案例,立足湖南工程学院新闻宣传的现状,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出了高校新闻宣传在管理理念,思想引导,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媒体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新闻宣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186-01

在高校新闻宣传中,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校园传统媒体如校园网、校园电台、橱窗、校报等新闻宣传效果在逐渐消弱。而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等优势深受高校师生的青睐,深入到师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高校新闻宣传如何顺势而为,利用新媒体来促进新闻宣传工作成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给高校新闻宣传带来的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成为新闻发言人的现实使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新闻都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并且以爆炸式的方式迅速传播,打破了传统校园媒体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有网络,高校师生就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而新媒体信息短小精炼、图文并茂且信息量大的特征与高校师生群体的时间碎片化特点不谋而合,他们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来获取新闻信息,进行彼此的交流。同时新媒体具有各种功能,可以通过转发、评论实现互动,这也迎合了广大高校师生的兴趣爱好,更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新媒体这些快捷、时效性及互动性强的特征为高校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新媒体给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高校传统新闻宣传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宣传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无形中削弱了宣传部门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传统的大多数高校新闻宣传往往侧重于学校大型活动和学校领导活动的报道,对学生日常活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思想动态挖掘较少。并以一种高姿态、权威性的方式进行报道,而这些对高校师生而言,都只有接受了解而已,没有恰当的平台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新媒体影响下,高校师生思维活跃,思想激进,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因而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新闻宣传,不仅肩负着新闻宣传的使命,而且还兼具娱乐功能、社交功能等。高校师生不再是等待上级高姿态地传达信息,他们也可以把“声音”主动传达给上级,打破了传统新闻宣传的垄断地位,对高校新闻宣传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

(二)新媒体对高校宣传内容、方式上提出了挑战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人都可以上传信息、评论信息,这不可避免地混杂着负面、虚假信息。而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诸多稂莠不齐的信息面前,无法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加大了高校宣传部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难度。在宣传方式上,仍采用橱窗、横幅、广播等传统方式已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高校宣传部门如何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述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从而起到引领思想导向的作用,这在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对宣传部门提出了挑战。

(三)新媒体对高校宣传队伍提出了挑战

在新媒体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单靠宣传部门的引导、说教,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有效引导和整合校园舆论,是新媒体带给宣传工作人员的挑战。而短小精悍、图片并茂的新媒体信息的处理对高校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熟练运用新媒体,重塑宣传队伍的形象成为高校宣传队伍建设新的课题。

(四)新媒体对高校舆情监控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的互动性功能提供一个言论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利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但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的信息和情绪,造成负面的舆论影响,如果这些消极信息不及时引导的话,还会影响他人的判断和看法,形成煽动作用,造成舆论上的暴力。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极易引起师生的恐慌及对学校质疑的思想。因此新媒体言论开放的环境增大了高校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的难度,势必给高校舆情监控工作带来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新媒体给高校新闻宣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高校新闻宣传的应用中既存在强劲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新媒体在高校新闻宣传的应要中要扬长避短,在探索和发展中不断更新理念,接受新方式,强化其对社会主旋律的作用。

(一)紧跟时代发展,高度重视新媒体宣传理念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办法。高校宣传部門要紧跟时代发展,高度重视新媒体在高校宣传中的应用。各高校宣传领导部门要主动制定新媒体在高校新闻宣传应用的发展规划,鼓励校团委、各二级单位、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根据师生关注需求和焦点,了解大学生思想动向,适时调整宣传内容和形式,使其更贴近师生内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围绕社会主旋律上下宣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二)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弘扬正能量

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提升高校声誉,弘扬正能量,在宣传内容、宣传时机,宣传方式等方面都要符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不断提高活动参与度和新闻关注度。高校宣传部门参照新媒体的宣传模式,利用宣传团队搭建信息沟通互动的新平台,运用官方校园网、微信、校园论坛等交流新窗口综合利用图画、文字、声音、视频等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主流思想的影响。主动融合外媒,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弘扬正能量。如2016年湖南工程学院师生李增强、汪秀平、鲁玲玲勇救陌生人的事迹发生后,学校宣传部门第一时间在学校官方微信上通过图文形式成功推出典型报道。并立即引起社会主流媒体对这3位见义勇为的师生进行报道,社会媒体和学校官方微信产生良好互动,在社会上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弘扬了社会主旋律。并趁势设置了专题栏目,吸引了全校师生近万人参与评论,提升了宣传效果,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了品牌。高校可借鉴这一模式,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以主流思想引导大学生。

(三)立足学校,培养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新媒体技术下,被传播后的信息被关注后,会被互相转发并迅速传播。因信息上传随意,传播迅速,自然就缺少对其内容的审核。而信息一旦生成和被转发便没有收回的余地,人们更是失去了对其的控制力,一系列虚假的信息给当事人带来了不良影响,为公众造成了疑惑,对学校的信誉也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高校宣传部门要加强监督,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纠正发布信息随意、不负责任的做法,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思辨能力。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覆盖全校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团队是预防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高校宣传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正确选取传播内容,更要不断学习新媒体的有关知识,懂得网页排版及风格的设计。更要有一支兼职的教师通讯员,还要在学生队伍中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学生团队。一支专兼职人员、师生共同组成的立体宣传团队是新媒体下新闻宣传工作健康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在新媒体需求下,湖南工程学院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支由宣传部工作人员为主,兼职的教师通讯员及学生团队为辅的新闻工作团队。他们各自在内容审核、热点问题挖掘、网页排版与设计上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专业队伍的建设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工作。

(四)加强监督,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监控和预警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难点。在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随时随地地上传,信息内容无从审核,所以更要加强监督,加强各二级单位的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强化“谁主办谁负责”的理念,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传播造成的影响。建立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舆情监控和预警机制,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源,加强与大众的沟通,进行正面宣传。同时拓宽渠道,积极与社会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于校内重大决策应与及时地信息披露,对于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视情况主动邀请社会主流媒体来校采访报道,把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如湖南工程学院主动融入“时刻新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外界有机会了解和走进湖南工程学院,传播校园文化理念,树立学校形象,把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四、结语

新媒体是个不断发展的新兴事物,它的优势仍在发扬,它的劣势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暴露。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宣傳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寻找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新闻宣传中新媒体应用研究”(编号:D15-1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宫宇.关于高校校园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2(08).

[3]张淼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转向与实践创新

[D].广州:暨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新媒体高校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