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怎样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7-08-03罗建娟

速读·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数学史整数笔者

罗建娟

兴趣是指人们在获取知识,探究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对所学知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爱好,肯于钻研,乐于探究。强烈的兴趣,能够使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创造热情,从而追求新的目标,并为达到目标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笔者以前一直认为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原因,他们自己对数学没兴趣,老师、家长没有什么责任,也无能为力。通过亲身体验了实例后,引起了笔者对此问题的思考。

在一堂数学课上:

老师:哪位同学上黑板做一下这道题?

学生甲:老师,我来!

学生乙:老师,让我来!

……

(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举手,有一位同学说着就已经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老师就让这位同学上黑板做)

老师:好,现在其他同学自己在草稿本上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好了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检查。

一些同学抱怨到:老师又不让我去做,下次一定要让我上黑板做。

过了几分钟,不断有同学举手,让老师检查自己做好的题。

……

以上是笔者听到的某堂数学课的一个片段,当时同学们的表现让笔者大吃一惊。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赖于兴趣。”学生学习数学也一样,只要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将“家长、老师要我学数学”变成“我要学数学”。但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就学生而言,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愿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智力水平等。外部因素是指学习的外部条件和气候,包括环境因素、教材因素、教师因素等。以前笔者一直认为内部因素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但在上面的两个实例中,从同学们的表现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对数学都非常感兴趣。经过笔者与他们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到,他们都非常喜欢或者是欣赏现在的数学老师,所以,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那么,教师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你

1.公平、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着强烈的独立人格的需求。把中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待,是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公则明”。教师能否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道德高低。因此,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待他们公平,才能处理好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他在你心中与众不同。记得在教育实习的时候,笔者对班上一位平时上课喜欢开小差的女同学说,“数学老师说你太不够义气了,她那么看好你,可你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太令她失望了。”从那以后,笔者发觉她上课回答问题比以前积极多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而中学生更多的是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让老师觉得他与众不同。

二、展示你的才能,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式多样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巧的引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犹如一杯醇香的清茶,点点滴滴沁入学生心田,让他们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状态,促使他们思维处于高度积极主动的状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融入数学史,就可以增添知识的趣味性,并活跃课堂的气氛。有时通过介绍一些数学家的动人事迹,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是促使一个人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关键;有时介绍数学上的一些著名问题,或许可以激发学生钻去钻研数学。

教师:先讲一个发生在数学史上的惨案。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学派叫做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有一个信条:“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同学们,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人们对于数学的最高等的认识,以你现在的知识,你能看出来他们当时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数?

学生1:整数和分数。教师:好。那么大家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学生2:不同意,他们当时可能还不知道负数呢。

教师:你很有想象力。但事实上他们当时已经知道了负数的意义,比如,把一只羊平均分成两份,一个人拿走了其中的一份,他们就用亏空了一半来表示少了的那部分,其实就是,也就是说他们当时已经认识到有理数了。看来同学们早已掌握了那时候的最高学问。(学生笑了,似乎有些自豪)不妨让我们再一起来具体地研究一下他们所提出来的所谓“整数之比”。请同桌的同学任意写一个数,另一位同学将它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吗?

学生3:有的是有限小数,有的是无限循环小数。

教师:原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指的数就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他们还没有发现什么数?

学生4:(打趣似地插嘴)肯定是“无理数”。

教师:(很惊讶)为什么?

学生4:有“有理”数,就必然有“无理”数。既然知道有理数,肯定还不知道无理数喽。

教师:你的类比推理思想掌握得真好!

学生5:有一个数他们没有想到,就是π。它是无限不循环的,也不能用两个整数之比来表示。

教师:好。π是无限不循环的,不能用整数之比来表示,显然毕达哥拉斯学派那时候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实人类最早研究π是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看来这个学派的学说是有漏洞的。就像刚才大家找到的π一样,当时有一位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也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來表示”……这一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引起了信徒们的恐慌,成为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据说希伯索斯为此被投进了大海,他为发现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希伯索斯的发现已经被我们所证实,进而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我们将希伯索斯发现的这个数称为无理数。

显然,通过融入数学史,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无理数的概念”,又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促使同学们不自觉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但教师在融入数学史的时候不能盲目的融入,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数学史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把握好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度”,毕竟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数学史的融入如果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效果,应是最佳境界。

猜你喜欢

数学史整数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答案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