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塘萍和他的恩师孙敬修

2017-08-03郭长祥

北京纪事 2017年8期
关键词:汇文剪贴恩师

郭长祥

人离不开恩师,从伟人到普通人都如此。塘萍就是民间艺术圈里了不起的普通人,他的恩师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

1951年9月,8岁的小塘萍在北京私立汇文第一小学开始读书。他最早认识的老师是个细高个儿,戴着眼镜,脸上总带着笑容,说话声音很好听,当时汇文小学的教导主任兼美术老师,早已大名鼎鼎的著名儿童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

1987年春孙敬修给塘萍的题词

孙老师上课的特点和其他老师不一样,他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一次,上课的铃声响后,同学们坐在位子上还在大声说话,孙老师进来后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张着嘴、一个闭着嘴的两个小人儿,用图画告诉同学们这时不该说话了,同学们顿时恍然大悟,都闭上了嘴。这就是孙老师的“兴趣式教学”,也是孙老师当年的主要教学法。

过不多久,塘萍就向多才多艺的孙老师提出要拜师,孙老师告诉他,我们不是早就每天都在一起了吗?还用拜什么师呀!之后他就仿照孙老师的简笔画,画出的人物、物件十分相像。再之后他画的《志愿军》《鲁迅和闰土》都在校园展出过,他还被评选上少先队的“小画家”。一个周日,塘萍拿着自己的新作品到孙老师家让他批改指教,孙老师把自己收存的民国时期的旧纸送给他,并亲手给他订了一个绘画本,意在鼓励他坚持下去。塘萍如获至宝,至今他还珍藏着。

孙老师的人格魅力是惊人的,他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孩子,这一切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塘萍。这天上写生课时,孙老师得知他的小儿子突发高烧,可他沒有回去照管,而是委托别的老师代他去看看孩子,照常带着同学们继续写生。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来到他家时,他开导完孩子又劝导家长,结果娘儿俩满意、高兴地离开。当他听说有个学生要被送往工读学校时,孙老师说服了校领导,先别把孩子送走。后来孙老师亲自见了这个学生,一席语重心长的话,从此使他改掉了坏毛病。

当时汇文小学的周末故事会在北京很有名,不少家长和外校同学都被吸引来听,就是因为有这位在中国独一无二的故事大师孙敬修。塘萍又想和孙老师学讲故事,孙老师就笑着对他说:“讲好故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你要了解观众,再就是熟练地运用故事内容……要感染观众。”

1962年塘萍高中毕业,当时他已报考北大中文系,之前孙老师还曾为他给北大写过推荐信,但当学校召开征兵动员大会后,他却毅然报了名。

入伍离京的前一天,塘萍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孙老师辞行,等孙老师忙完已是中午,孙老师带他来到一家小饭馆儿,说今天就算老师给你饯行吧!孙老师要了开花豆等4样小菜,两小杯二锅头。塘萍一看,忙说,这白酒我不会喝,也不能喝。孙老师端起酒杯,挺认真地说:“不吸烟、不喝酒,是中学生守则上规定的,这我知道。可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军人了,勇士出征,酒壮行色,来,咱们师生碰碰杯!”喝完酒他俩每人又吃了一碗炸酱面。吃过饭,孙老师带着塘萍来到王府井的中国照相馆照了张合影,孙老师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塘萍站在他的身后,心潮难平,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孙老师合影。

面对辽阔的大海,塘萍的胸襟更宽广,他爱舰爱海爱每一个战士,他把自己创作的歌词、曲艺、诗歌都献给了这蔚蓝色的海疆。他当过宣传、文化干事,任过指导员,在东海舰队文工团,从创作员当到了创作室主任。这一切都离不开孙敬修恩师的热心栽培。

塘萍家的客厅里有一盆韭菜兰,这是孙老师送给他的,也是他送给孙老师的。那是在他当兵临走前,他把这盆花用自行车驮到了孙老师家,可“文化大革命”一来这花也遭难了。于是,孙老师就用剃光头保花根的办法,没有让这盆花被“革命”。1987年春天塘萍转业回到北京,孙老师又把这盆花回赠给塘萍。在早春的阳光下,翠绿的叶丛中,一朵朵粉红色花朵尽情地绽放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孙老师给塘萍的回信有40多封,这其中有对他求学期间的殷殷嘱托,还有对他在部队从事文化创作和演出的亲切关怀,以及他到北京市文化局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时的勉励和鞭策,封封信意味深长,行行字饱含深情。除此,还有孙老师给他的题词、照片、书籍、录音等珍贵资料达百余件。

塘萍有个报刊剪贴珍存本,封面是发黄的牛皮纸,中间写着“我的老师孙敬修”,下面是剪贴文章的要目,里边剪贴的都是发表在报刊上的关于孙敬修的采访或报道。剪贴本的上方写着这样一行字:“他是世界上受到崇拜人数最多的人。”这是1980年5月2日刊登在《参考消息》上西班牙《终极日报》记者评价孙敬修的话。

塘萍转业前先来北京寻找工作,那时孙老师也积极帮他推荐单位,其中推荐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接收他,可因一时解决不了住房问题而未去成,这成了他的人生遗憾。为此塘萍很苦恼,他每天到孙老师的家,孙老师看到他情绪低落,就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段话:“人生趣在多磨,求索方爱人生。题赠我的好学生塘萍,八十五岁孙敬修,一九八五年秋。”到了1987年,87岁的孙敬修又把这段话用毛笔写在了六尺宣纸上送给他。那天孙老师整整写了一上午,也是首次挥墨写下的大幅题字。这是人生的精辟总结,也是塘萍的座右铭。

1983年塘萍全家看望孙老师

1990年2月,孙敬修病重住院,塘萍去医院看望老师。当时孙老师的身体十分虚弱,但是当他看见学生塘萍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强忍病痛,趴在床上,坚持在他刚出版的回忆录扉页上给塘萍写下这样的赠言:“亲爱的胜利(塘萍原名张胜利)呀!你是我三十多年前的好学生,现在你成了多艺多才能编能演能导的多面手,也可以说是位艺术家了。你心灵美诚实办事认真负责,是个可敬爱的中年人。我祝愿你永远心灵美,对祖国对人民永远做有益的事,永受人民的敬爱!祝你健康,全家安泰!爱你的老师孙敬修,1990年春节。”3月5日,孙敬修老人与世长辞,这天恰好是学习雷锋纪念日。

塘萍一直怀念着他的恩师孙敬修,时时记着孙老师的叮嘱。退休后的塘萍更忙了,下社区、进校园、到军营,北京的城乡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他曾担任国庆五十周年天安门庆典晚会的总撰稿,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还被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称号。他接过恩师孙敬修那盏“真、善、美”的灯,让它始终照耀着中华大地。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汇文剪贴恩师
在机器人的陪伴中自信成长——记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的“墨者”宋泽卿
牛年做牛兜
曾字拜见恩师
谢谢您,我的恩师
空白
第10章 分式
“图形的相似”测试题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
剪贴字匿名信的言语特征及检验
我的剪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