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纪事
2017-08-03凌音
凌音
硅谷,是无数人美国梦想的摇篮,是草根创业者的天堂。它鼓励冒险,刺激创新,容忍失败,崇尚自由……近几年我旅居硅谷,有机会倾听硅谷人讲述硅谷的故事。我不禁思索:从曾经的果园到今天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中心,是什么内在的动力让硅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是什么让人们相信奇迹、创造奇迹?
书写硅谷,记录历史
“追溯硅谷历史,先说圣何塞唐人街。”我的美国作家朋友,在硅谷圣何塞州立大学马丁·路德·金图书馆任职的Ralph M. Pearce,是我的硅谷之旅向导,此刻我们正在圣何塞历史公园的“五圣宫(中美历史博物馆)”参观。五圣宫是早年华裔社区会所与文化中心,旧址曾位于圣何塞唐人街“Heinlenville”。1849年旧金山淘金热迎来的华人移民,居住在由德国裔John Heinlen以北起泰勒街,南至杰克逊街,西起六街,东至七街围成的四方区域建立并命名的唐人街区。19世纪末大批日本移民移居Heinlenville附近,因为那里的住房、商品、餐厅、服务对亞裔更具吸引力。此后,亚裔在气候温暖的圣何塞市,开垦了一座座果蔬苗木园林……我翻开Ralph与Curt Fukuda历时15年合著的《圣何塞日本城之旅(San Jose Japantown, A Journey)》,仿佛穿越回到曾经的唐人街。
“斯坦福大学是早期硅谷创业者的摇篮。来自斯坦福的创建思科的教师夫妇昂纳德·波萨克与桑蒂·勒纳、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在母校附近择址创业。斯坦福大学骄傲地宣称,该校有1200余名校友的个人财富净值超过3000万美元,晋阶美国富豪之列。此外,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等名校亦为硅谷输送了大批人才。大批创业公司的迅猛发展,引来更多的人才与公司入驻硅谷,从而令硅谷人口增加,房价飙升……曾经的田园变身为世界高科技中心。”Ralph介绍道。
伴随着硅谷的蓬勃发展,硅谷的面貌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土生土长的硅谷人,Ralph意识到必须为保护硅谷做点什么。他在工作之余走访筛查硅谷古建,利用网络资源向相关政府部门及媒体呼吁,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他曾在少年时代光顾过的洗衣公司,那座建于19世纪末的古建,拆迁前因空置已被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占据。他为古建全方位拍摄照片留念,用小推车将剥落的瓷砖转移至一位同样关注文物的女士在附近开的店里,待古建易主后归还……“我用笔和相机,为硅谷尽我所能。” Ralph说。
IT精英,寻梦硅谷
北京人余先生每隔一个月往返硅谷与北京之间,这种生活已持续了两年。曾在硅谷某著名IT公司工作10余年的他,选择回北京创业,对他个人及在美国定居的家庭都是极大的挑战。他与美国风险投资人的会面,多次选在颇具传奇色彩的Bucks餐馆。
Buck's餐馆距离Menlo Park市著名的“VC一条街”沙丘路(Sand Hill)仅1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利与风投汇集的人气,让这家毫不起眼的小餐馆见证了一个个硅谷创业神话。杨致远从这里拿到了红杉资本100万美元创办雅虎;马克·安德森在这里融到了网景资金;伊隆·穆斯克在这里创办了贝宝……
上午9点,余先生推开Bucks的玻璃门,他正在为B轮融资“披荆斩棘”。餐馆里紧密排列的20余张餐桌,大多已被订位。围坐一桌的创业者与投资人,以他们彼此能听清,却给旁观者以背景声音似的窃窃私语声,在这间小小的餐馆里缭绕。光线较暗,但这丝毫不影响心明眼亮的投资人对创业者的审视与判断。
硅谷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创新、突破的发令枪使得创业者时刻绷紧神经,丝毫不能倦怠,而这里亲切自然的氛围能令人放松心态,尽快熟络。余先生常把创业与风投的缘分比喻为恋爱,也许一见钟情,也许日久生情,也许因某个不期而至的意外,也许在某个转角遇到爱……在某一天,创业者与风投在事业上相互成全。
曾经的“北漂”青年马云1999年来到硅谷寻找资金,在Menlo Park与很多风投、资本家接洽,不知他是否选址Bucks,虽然那时他未筹到任何资金。“但是,我充满了信心,我看到了美国梦。我看到硅谷的快速成长,我看到许多公司的停车场不管白天或黑夜,周一到周日,都停满了车。我相信那种快速的成长也会发生在中国。接着我创立了阿里巴巴……”马云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掷地有声,他的硅谷梦想照耀着更多的硅谷人奋力前行。
从1972年第一家风险投资在沙丘路落户,到1980年苹果公司上市,风险投资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成长。谁能想到由一名哈佛辍学生创办的Facebook, 借力资本的翅膀已跃然成长为硅谷的新标杆?以至于在硅谷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遇到哈佛、斯坦福的辍学生与你生意往来,记得要股票,别要钱!资本投资令创业者的梦想展翅翱翔,硅谷是名副其实的草根创业天堂。
雅虎公司
北京倒爷,硅谷之路
时光回到上世纪90年代,当齐秦那首《外面的世界》红遍祖国大江南北之时,年轻的龚老师辞掉了北京某医院药剂师的工作,随着汹涌的出国潮,奔赴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做了几年国际女倒爷,赚取了第一桶金后,她在硅谷注册了国际贸易公司,以“跨国公司经理”身份往返于匈牙利与美国之间,边做国际贸易,边申请在美身份。拿到L-1“跨国公司经理”身份一年期满,她随即申请I-140,经过26个月的等待获得I-485许可,取得绿卡,并于5年后入美籍。
在美贸易却出师不利。第一个集装箱赔了3万美元,她被迫转型产品。此后几年的生意波澜不惊,尚有盈余。然而随着911事件的爆发,美国经济出现大幅滑坡,国际贸易遭遇瓶颈,龚老师再次转型,在硅谷开办了“爱心”托儿所。起因缘于硅谷有很多华人双职工家庭,夫妇二人在高科技公司工作,收入颇丰,但0?3岁的婴幼儿,因照看难度大,难以入托。
相关资质与营业执照的取得是必经之路。缴纳200美元,通过“心肺复苏法”“急诊急救相关知识与操作”“预防疾病传染与受伤”三门课程的学习考核,以及肺结核检查,并打指纹验明无犯罪记录后,向加州政府提交申请,并经政府人员现场勘查安全、防火、卫生、环境等方面合格后,方可营业。第一年小牌照招生限额为6名孩童。第二年升级为大牌照后,龚老师获准最多招收14名孩童,她因此雇佣了3名全职助理。虽说开办幼儿园是迫于生计,但孑然一身的龚老师把看护的孩童视为己出,在硅谷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硅谷,新时代的淘金潮
在硅谷,亿万富翁并不稀奇,但也有很多人像龚老师一样,在生存与梦想的漩涡中浮沉。拜加州这几年房价扶摇直上的大势所赐,面积1854平方英里,常驻人口290万的硅谷,可谓寸土寸金。近几年相比加州房屋售价中位数的40万美元,硅谷逾70万美元。另据报道,全美房屋平均月租金1000美元,加州1500美元,而硅谷逾2000美元。尽管硅谷的居住成本如此之高,但面对140万个就业机会,平均年薪10万美元的诱惑,拿工作签证流入的人才,远比退休卖房流出的老移民多。因为拥有苹果总部、谷歌总部、英特尔公司、雅虎公司、惠普公司等众多大牌公司的硅谷,好似一片光芒万丈的“梧桐森林”,吸引全球“良禽而栖”。半个世纪以来,硅谷就这样不断补充着新鲜血液,人们依然前赴后继地扎根硅谷,希冀着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以史窥今。我们能看清多远的过去,才能看清多远的未来。” 对硅谷历史颇有研究的作家Ralph 先生如是说。100多年前旧金山的淘金热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的硅谷是个制造神话的地方。梦想和欲望并非遥不可及,就在硅谷人的身边,也许每天都上演着一夜暴富的奇迹。在这片鼓励创新?崇尚竞争的土地上,硅谷人好似新时代的“淘金者”,在理性与欲望交织,执着与艰辛的伴随下,筑造着心中的梦想。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