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2017-08-02呼晓旭李军靠
呼晓旭 李军靠
【摘要】本文在对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弊端,分析得出其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福禄贝尔 幼儿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35-02
一、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教育要顺应自然
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必须依照自然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依照兒童的本性去培养,他们应该不受干扰的自然生长,这里的“自然”包含心理和生理双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人的发展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逐步推进的,前一个阶段都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教育的根本原则理应是宽容的,顺应的而非命令的,绝对的,干涉的[1]9。所以应该给儿童独立的空间让他去发展,父母从旁协调即可。
2.重视游戏活动对儿童所带来的教育价值
福禄贝尔是首位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并将其价值上升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雏形。他强调游戏对儿童人格、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2]13。同时,游戏也将影响儿童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和发展。
3.作业的重要性
福禄贝尔强调作业的重要性,他提出,在对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培养上,作业有它不可取代的作用。成人可以利用作业对儿童进行初期教育。为此他为儿童设计了许多适合他们完成的作业,书画、刺绣等,当然还有一些基础的劳动活动,如初步的自我照料和植物培育。在作业的过程中,成人要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以此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意志力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作业使儿童与环境、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4.强调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福禄贝尔认为比起当权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掌握,母亲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为此,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并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从儿童呱呱坠地开始,母亲便无悬念的承担起了教育培养的重担。她要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身心发展状况,引导儿童感知、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还要用包容一切的母爱激发儿童与父亲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共同情感,并让儿童明白这种情感[1]47。
二、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弊端,比如父母往往会因为主观因素要求青少年超水平的懂事,超年龄的能干,这样的做法只能给青少年的发展加入不稳定因素并不是科学的正确的方法。以下是比较重要的四点。
1.教育要契合儿童自然生长规律
儿童是独立的存在,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并非父母的附属品、成人的缩小版,更有别于父母生活的延续、完成家长未泯灭理想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征,生活方式。身为父母,就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他们不是存在于成人理想中的艺术品。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促进其成长,确保孩子点着脚尖够得着。太超前或滞后于儿童都是不利的。
2.要重视游戏在儿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影响
大多家长对于游戏在儿童成长中起到的作用知之甚少,他们以浪费时间或有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儿童游戏,也极少参与儿童游戏,这就错失了与儿童沟通交流、情感互动的机会,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父母要信任儿童,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理解力,拥有特别的和我们成人不一样的世界观,他们在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探索、感知这个世界。
3.要重视挫折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活动本身就是对教育的推进、才智发展的根基。因此,家长可以让儿童处理自己的生活起居,适当承担家务培养儿童的独立生存能力、自我负责以及作为家庭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避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出现道德空白。
在儿童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遇到挫折失败,一定不要立刻去帮助他们,福禄贝尔强调人按其生存规律应当学会去承受微不足道的苦楚到忍受莫此为甚的劫难。若是儿童一次或多次假装痛苦或因为细微的不惬意而赢得他人的怜悯与援手,那么父母和身边的人便丧失了许多乃至所有几乎通过暴力也无法得到的东西[1]20。
4.充分发挥母亲对儿童品行形成的濡染功能
母亲对于儿童的陶染是一股不竭的能量,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母亲的取舍和好恶是儿童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标尺,母亲的言行也将一点一滴慢慢渗透到儿童的品行中。作为母亲,如果想要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人性的光辉那就要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孩子没办法通过母亲的愁容满面来感受和理解世界的美好,更不会在母亲的无限哀叹暴怒中看到人性的高贵与光辉。
参考文献:
[1]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冯晖.福禄贝尔:第一个承认游戏价值的人[N].中国教师报, 2015-3-11(13).
作者简介:
呼晓旭(1991.05-),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研究。
李军靠(1968.02-),男,陕西武功县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