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目中有人”的教育

2017-08-02王淑琴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校长教育教师

王淑琴

【摘要】历时五天的骨干校长培训,收获颇多。结合名师和专家讲座,回想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教育情结、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教育教学理念,受到了冲击、质疑,更是得到了凝练和提升。通过学习,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重要性;体会到核心素养的理性认知和行动跟进;明白以心理健康引领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深远意义;懂得校长应该具备的常识和如何做一个有文化的校长,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和教育追求。

【关键词】教育 校长 教师

【基金项目】国家级: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2010.07)。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01-01

下面我仅从如何做“目中有人”的教育,谈几点感想: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下的一个独特的定义。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分数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精神的宇宙。“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当前的中学教育应试之风不可谓不猛,长期的分数至上,忽视人的精神和人格养成,对个人自身的幸福、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极为不利。当毒牛奶毒大米问题、肉问题、菜问题等等不断得到曝光和关注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过我们教育和精神层面存在的“食品”问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标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高考制度,都是以分数选拔人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教育、“悬梁刺股”的苦读试教育,从来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这种只为考试而读而教、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真可谓“目中无人”,戕害生命,阻碍社会发展。

应试教育之弊端显而易见,会导致学生厌学,单调的学习生活,自然很容易让人产生疲惫的心理。这种厌学情绪的体现不仅表现在学生课堂能动性差,更突出地表现在学期末,尤其是高考结束的时候,做过学生、做过老师的人,对学生兴奋地撕书、扔书的现象应该都不会陌生。刮台风了,学生不担心台风可能给社会、家庭带来财产损失,甚至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而是欢呼雀跃,因为可以不用上学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作了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意愿的大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喜欢学习”而上学高中生仅有4.3%。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时候,学习何谈快乐?又怎么可能是轻负呢?哪怕你再怎么精选练习,减少作业量,也不可能会觉得轻松和享受。此时,生命又何谈幸福?

其次,会使学生视野狭窄,理想退化。应试教育之下的学生理想变得越来越小。很多人的理想都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很难想象只把考大学作为理想的学生,上了大学之后,还有生命的方向、还有奋斗的激情,还有生命的动力吗?如今大学校园里没日没夜打游戏、热衷消费、八卦的较为普遍的生活方式真可谓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如果应试会让考个好大学成为学生上中学的唯一目的,甚至是人生终极目标,缺乏职业理想,社会理想,这样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社会。

再者,会使师生关系趋于冷漠化。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出现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成了教师挣分数工具,师生间亲情被淡化。教师依据功利原则处理与学生关系,对能够直接和间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教师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座位安排、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文理分科时,有些班主任会把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尽量留在自己的班级,而不是着眼学生自身情况。反过来一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归罪于老师,去学校领导那里告状,要求撤换教师,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还有,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会使学生缺乏创造力。2005年,躺在病榻上的航天之父钱学森,面对国家领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基本相同的课程,使用基本相同的教材,接受基本相同的教法,做着基本相同的练习题,使用模式基本相同的试卷进行考试,使用基本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使那些论述题、简答题,也有明确而具体的评分标准,要按照给定的“答案要点”分条给分。所谓的探究、批判、质疑精神相对于参考答案,显得如此多余。所以这样的教育产生以上如此的结局也实在不足为怪。

生命的词典里如果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生命又何幸福,更遑论完整和丰富?

面对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一、学校要有一个“目中有人”的好校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随着社会的发展,校长的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要目中有教师、有学生,既关心教师的健康发展,又关注學生的未来。校长既是一种行政职务,也是一种担负重要社会责任和承担历史责任的职业。校长的责任不仅仅是管理好学校,教育的迟效性还决定校长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要为未来负责。要追求一流的精神,一个优秀的校长可以容忍投入上的不足,但绝不能容忍观念上的落后、管理上的落后和师资建设上的落后;一所学校的环境、硬件设备可以不如人,但人的素质不能甘于落后,校长要“站在学校门口,面向世界未来” ,善于捕捉代表时代发展和前进方向的新思想、新观念,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理性的思维去分析教育的问题,能够预见教育的未来,能够以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去影响教师和改造教师,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自觉地转变,建设好教师队伍。在学校管理中,客观上固然存在着校长与教师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绝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地看做是支配与服从,或等同于企业的老板与下属的关系。校长要明确教师的双重身份,既是被管理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校长应彻底改变权力支配和硬性服从的“家长制”管理方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把广大教师看成合作伙伴,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政、议政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校长应注意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应教师之所想,察教师之所虑,亲教师之所爱,为教师之所需,做教师的贴心朋友,从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位教师,利用情感驱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教师共同探讨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教育规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要有一批“目中有人”的好教师

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靠教师来实施和完成,教师是与学生相处最久的社会人,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人们常提到的人生几大幸事,其中之一是: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么,教师作为个体,身在其中,要清楚自己应该具备的教育常识,要摸着自己的良心,郑重认识:这份工作是我自己的选择,师者仁心!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希望我们的学生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成人、成才!我们所进行的教育环节和措施要紧紧围绕这样一个中心,做到“目中有人”。面对不科学的应试之风,我们不该只是抱怨,不应该放弃自身的责任、努力和追求,而应该坚守神圣的教育阵地,坚持我们科学的教育理念,从自身做起,推动教育的改革。

猜你喜欢

校长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秋天在哪里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美育教师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