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7-08-02周同陈伟民
周同 陈伟民
【摘要】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caiwu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本研究依托“系、所一体”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医务所的教学实训资源,积极开展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实践课程的内容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中央财政支持体育保健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和“广州市第一批高职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运用实践教学法,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上,强化“教、学、做”一体的实践训练,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实训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现代应用技术的适应能力,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直接的生产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体育保健 专业实践 课程体系 管理机制
【课堂项目】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0201078。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229-02
目前,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对“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切合本国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1]。从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加拿大的 CBE,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2]。而就满足“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国外某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等都已比较成熟。国内少数院校正处在尝试与探索中,且方式、方法各异,尚处在摸索、尝试阶段[3,4]。
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近十年来,无论国家教育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在从不同角度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探索[5]。发达地区和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早已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后,形成了一些特色较鲜明的,比如“订单”式、“双证”融通式、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前校后厂”等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效果逐步呈现[6]。但是,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标准、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异,而且针对体育保健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内容,还未见详细和深入的文献报道[7,8]。
我院的体育保健专业于2009年正式招生,初步形成“系、所一体,学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办学探索和实践,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体育保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培养定位[9,10]。为达到此目标,在“系、所一体”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依托医务所的优质师资和实训基地资源,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医务所的优质资源,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尚无学校和专业可以借鉴,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此,借助该项目,积极开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把它作为体育保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本研究依托“中央财政支持体育保健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和“广州市第一批高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针对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理论体系为线索的教学方法,积极实施实践教学,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体育保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研究对象与方法
1.以岗位核心能力本位,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本项目在“系、所一体” 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运动康复推拿》、《运动疗法》、《理疗技术》、《运动解剖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整合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做”的统一,系所共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实践教学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运动队康复治疗师和休闲会所推拿按摩师的职业岗位为依据,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确立以培养学生具有中级按摩师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核心课程体系。利用“系、所”双方资源,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模块,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
(2)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编制实践指导书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为依据,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岗位技能学习的需要。以行动教学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一体化。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制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注重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统一。
(3)修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实践教学,把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统一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以学习和训练的资源,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必须修订完善现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做到真正的“系、所一体”,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的统一。
2.实施小班教学,小组实训,实现“教、学、做”综合实践教学法
讲练合一,小班教学,小组实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从教室改到实训室,将讲授和实训结合起来;为避免以往大班上课,学生动手机会较少,且授课老师无法具体指导的弊病,通过我们教学团队的研究和在学院的支持下,将教学班划分成小班,每班人员不超过20人,小组实践教学,每个老师带教4-6人。
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吸收本行业职业的先进技术,我们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根据“告诉你、做给你看、跟我学、动手做”四步骤的学习规律建立教学内容传授,实物和多媒體演示、系统训练和模拟操作,以及项目测试和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只接受传统的教师讲授,而是面对每一个工作环境,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3.依托“系、所一体”管理机制,提升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
依托“系、所一体”管理机制,优化系所资源配置,建立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具备较强行业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学团队。针对医务所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康复医师、治疗师,在提升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其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针对专任教师,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其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点培养,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的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4.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依托“中央财政支持体育保健专业实训基地”项目,通过完善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和实训器材建设,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奠定基础,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结果与讨论
1.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的优良直接关系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因此,制定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规范,针对教学团队的不同类别教师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是整个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依托“系、所一体”管理机制,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共建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与行业的密切合作,依托“系、所一体”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医务所及行业的兼课/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以共建核心课程实践体系及实践指导丛书为重点,修订课程标准,带动相关课程建设,这也是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推进“系、所一体”管理机制,共建核心实践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应放在项目的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李红.围绕“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思想浅析高职教学方法改革[J].科学时代,2010,11:232-233.
[2]杨斌.“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下计算机高职教学方法改革[J].職教视线,2007,6:80-82.
[3]张世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17-18.
[4]林海林.加拿大CBE模式及其借鉴性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1999(3):57-60.
[5]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6]程宜康.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及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5vol(78):15-18
[7]郭扬,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职教论坛[J].2008.1:15-21
[8]单崇鳞,张成铭,王武林等.澳大利亚TAFE制度对我国高职学制改革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33-35.
[9]李敏.高职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2010,6:206-207.
[10]范林.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浅见[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3):59-61.
作者简介:
周同(1969-)河南信阳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科研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医学与运动生物力学。
陈伟民: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科研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医学与运动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