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思想中汲取高三历史复习的理论营养
2017-08-02姜信周
姜信周
从事高三复课教学,笔者为现今高中历史教材中各专题史的分割所困扰,时常感到复课中缺了点什么。
近日读了美学家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豁然开朗,为大师的美学思想所折服,作者从心灵的创造作用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笔者有感于平时的历史教学,自然而然联系到高中文化史复习中的点滴,颇有感触,为何不能借用宗先生原创性的思想,丰富魏晋文化史的复习内容呢?笔者认为教师可参阅宗先生的精辟论述,用丰富的史实来佐证魏晋文化史在特殊政治氛围下应有的地位。
1.魏晋时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教师可在教材“三教合一”趋势的基础上,拓宽哲学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佛教兴盛,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佛教大师法显西行取经,所著的《佛国记》在中外文化和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对道教改造,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思想家何晏、王弼等用道教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形成的玄学,曹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孔融、嵇康、阮籍、刘伶等用悲剧形式反礼教,反庸俗,用真性情、真血情掘发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他们在文化衰落时期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地位、名誉来替人类冒险争取真实人生、真实道德……用宗先生的话说,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士大夫阶层在道德观和礼法观上,以狂狷之态反抗礼教和文人阶层中的庸俗。政治上的高压和人文阶层的反传统形成巨大的反差,文人很难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直抒胸怀,但绕个弯避过杀头的、曲线式的表白,更具韵味,更回味无穷!
2.承上启下的文学。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变动,丰富了文学的内涵。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涌现出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南北朝的民歌等。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兰亭序》《水经注》等就是典型代表。同时,文学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南朝萧统的《文选》是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它对入选的文章要求“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只有那些经过反复推敲,而又文辞流畅华美、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才是选编的对象。这种比较注重文章内容的做法,是对当时盛行的内容空虚、义近淫靡的“艳体诗”一类作品的“反动”,影响到唐朝的文风,难怪唐人说:“文选烂(读熟),秀才半。”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一次较系统、深入地讨论了文学的各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西周以来的文学,是带有综合研究性质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专著。它提出文章的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关系、观察和批评文章的“六观”(观位体、观置辞、观通变、观奇正、观事义、观宫商),在当时是一个较全面的文艺评论准则,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人以刘勰的文学主张为武器,一扫六朝颓废萎靡的文风,使文坛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昌盛的局面。
3.魏晋的艺术(书法、绘画、雕刻)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令后世叹为观止。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辉煌时期,魏晋书法的特色,是能尽各字的真态,尤其是书法中的行草,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表达出晋人的空灵的玄学精神和个性主义的自我价值。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是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的,富于简淡、玄远的意味。这一点也出现在山水画之中,表现为宗炳的“山水质而有趣灵”,顾恺之的“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和“迁想妙得”等。这是用自然界的美来形容人物品格的美,使器识、肉体、精神、容貌合而为一,超俗的凸显人的主体性。佛教雕刻艺术由西域造像痕迹重、古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保存较多,到龙门石像时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中原文化特征逐漸厚重。
说了这么多,归结到毛泽东的一句话:“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什么八王之乱,什么五胡乱华,什么侯景之乱等。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都基于社会的变化。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