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初探
2017-08-02杨为民
杨为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通过他们的深入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趣味环节中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故事中进行思考,在思维深入的过程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顺利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让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统计”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都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设计故事情境:熊大有5罐蜂蜜,熊二有8罐蜂蜜,光头强有4罐蜂蜜,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让他们顺利完成抽象知识的探究,学会统计表的绘制,并学会如何从统计表中提取数学信息。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让他们学会了深入分析知识的方法,促进了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降低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能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把生活中的各个节日日期表示出来。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把自己知道的节日用年、月、日的方式表示出来,让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日期的正确表示方法,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了他们要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积极投入到探究中。
三、开展合作学习,在思维碰撞中获得灵感
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的一种方式。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理解,会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让他们分别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争辩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从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再次分析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进行合作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进行关注,并对他们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过集体的努力完成合作任务,让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进行。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小组中学习能力加强的学生会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设计趣味数学题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练习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练习中能让学生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快速地建立起新知识和数学知识体系的联系。素质教育下,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新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内容解决问题。在设计数学题目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题海战术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趣味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在快乐、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速度能大大提高,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灵敏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让他们能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有更多的收获,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第二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