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共同体批判视角下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
2017-08-02朱纹正
摘要:对共同体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全过程,对虚幻的共同体的研究更是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国家是自身利益的守护者来论述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以虚幻的共同体为视角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国家观,对于认清国家发展的本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虚幻的共同体;资本主义;国家观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虚幻的共同体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比如秦龙教授、王小章教授、邵发军博士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马克思虚幻共同体思想。但是,在虚幻共同体批判视角下分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对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来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旨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个人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的矛盾
马克思通过研究科学的总结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共同体发展成为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研究共同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已经成为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身份出现的,因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不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1]。国家所代表的“普遍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采取的普遍形式的“特殊利益”,国家不过是披上了所谓的代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虚假的外衣罢了。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一方面发挥着政治统治的功能,把阶级矛盾调和到可控的范围之内,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统治的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还必须发挥着社会管理的职能,政治统治的稳定性需要以正常有序的社会管理为基础,并且充分发挥好社会管理职能才能使政治统治职能得以延续。因此,从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方面来说,国家不可能是共同利益的共同代表,国家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首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只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理者,是资产阶级压迫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碰撞开始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在马克思看来: “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在原始社会时期,共同体本身就是“第一伟大生产力”,个体的生产总是以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为中介,个体既是为自己劳动,更是为共同体生产。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基于人对人的依赖而产生,个体生产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个体依照在共同体中的地位、身份、职能产生联系。马克思把这种共同体的内部关系概括为人身依附和支配关系或主奴关系。在传统共同体内部,社会关系是不平等不自由的,个人被束缚在一套稳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选择逃脱担任的社会角色,个体的个性、尊严被全面压制。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出现,分化成的不同阶级必然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而压制其他阶级,彼此之间矛盾的出现,导致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分裂。
二、国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的主要形式
在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中,对虚幻的共同体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虚幻共同体思想中,对于国家的论述又有着深刻的影响,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存在的主要形式。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国家观逐渐形成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经过了从批判现实的国家到批判理性主义的国家的阶段,这一批判的核心就是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社会这种特殊的公共场合的普遍利益,而社会这种公共场合的普遍利益是完全没有可能是由自己来加以协调和维持的。他指出: “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形式。”[3]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分析出,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普遍性地存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会是以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出现,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就是国家共同体。列宁曾经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其实,社会对各利益集团之间矛盾冲突的调节与化解,就要求有一种用来调节与化解由这些利益集团构成的社会关系的公共权力机构和组织,以有效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权力机构或组织就是马克思所探索的国家,即虚幻共同体。
三、国家:共同体的虚幻性表现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其地位与支持,总是宣称自己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而这种虚假的宣称方式往往充分暴露出其虚幻性。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一种虚幻共同体和冒充的集体[5]。由于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往往掩盖了其虚幻性的事实。就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其不外乎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产者的利益而采取的與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完全是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因此,我们不难分析出资产阶级国家的真实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市民社会的工具,是资产者利益的代表。就一般的国家而言,现代国家也即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马克思看来,国家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无论国家身披什么样华丽的外衣,无论国家宣称代表哪个阶级哪部分人的利益,都无法摆脱其虚幻的本质,不能代表且不可能代表全体人的利益成为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贯彻马克思的一生,根据马克思的研究,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且人类生活离不开共同体,人类目前所身处的虚幻的共同体并不是人类最终需要的共同体样式,共同体真正的价值归属是真正的共同体,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和人类私有制的彻底消除这两个前提。
然而,马克思认为,当社会作为真正共同体存在的条件还不具备,人们也不可能在真正共同体中生活的条件下,只要是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共同体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表征自己作为人的实质的共同体,哪怕是采取一种虚幻共同体的形式,也是属于作为人的正当利益的基本诉求。在这种前提下,以任何一种共同体的形式的社会存在,都具有其存在的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是,如果从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国家批判中,重点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幻性,这种虚幻性,已经遮蔽不了国家成为了人的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外在限制条件。如何超越虚幻的共同体,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关系的视角进行了经典论述。在马克思看来,必然王国的存在是由于自然和生产力的束缚,同野蛮人为了维持生命同自然抗争一样,现在文明人在现有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中,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使其不可能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又由于阶级属性使其遭受剥削阶级的统治,自由王国的实现开始于劳动不再是必需或受外力强制。为了彻底消灭作为阶级剥削根源的私有制,需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彻底决裂,从而消灭阶级的存在。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需要担当主力军的任务。作为一个被戴上了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无产阶级为自我人格的恢复,为自我的解救而斗争。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意识是其他阶级不能比拟的,所以唯有无产阶级才能作为为人类解放的利益的代表。“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盘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6]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意味着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6.
[4]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作者简介:朱纹正(1991.8-),男,汉族,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人,硕士,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